不以数字论英雄经济发展更趋理性
新政府上任,不再以GDP论英雄了。各种大工程大建设的投资也明显缓慢了下来。作为视听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标牌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很多大型工程停工或者缓建,相关的配套设施的需求量就显得更小了。包括整个制造业发展的确实有一点放缓,但是稳增长的政策和决心都在,无需恐慌和悲观。
近期,国内关于中国数字标牌业是否会衰退的担心依然存在。对于数字标牌这样一个小众的依靠传媒公司和制造业的行业,制造业出现整体衰退的影响将会很大。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进行剖析。从相关的讨论看,这些担心主要来自如下一些迹象。
第一个迹象是反映制造业景气的指数连续下滑。目前PMI指数下滑的趋势,显示了中国制造业的转冷趋势。
第二个迹象是国内制造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正逐渐下降。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6月制造业PMI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至年内最低水平50.1%。其各分项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因此,短期内经济遭遇下行压力,短期仍未企稳。
整体经济下滑数字标牌难独善其身
然而,这种趋势会演化成制造业的衰退吗?我们认为,这个结论还需要在慎重判断之后才能进一步确定。至少从目前情况来看,还不足以导致国内制造业的衰退出现。什么是制造业的衰退?这涉及到不同的定义问题。一种是根据制造业PMI指数来判定,如果PMI在50%以上,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通常反映制造业经济总体衰退。另一种定义方法是,如果制造业的产出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下降,一般就认为这是衰退。据了解,第二种定义可能是借用经济增长中对于“衰退”的定义。至少从这两种定义来看,制造业现在还未进入衰退。
除了数字指标定义之外,对于宏观形势的把握,也是判断制造业是否会进入衰退的重要依据。我们认为,从宏观经济增长来看,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放缓,但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全年经济增长达到9%以上的可能性极大。加上决策层对已经出现的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有所觉察,宏观调控将出现微调。整体上来看,经济增速决定了制造业面临的宏观环境不可能太差。
但是,制造业放缓中所体现的潜在风险,仍然值得高度重视。风险之一在于结构性问题的恶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已是一个老问题。目前国内关于通缩的各种争论,最终都归结于总需求问题。而所谓内需不足,则是结构性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结构问题短期难以调整,内需也无法实质性增长的情况下,结构性问题的恶化,会加剧部分制造业的风险。
风险之二是部分企业的获利情况恶化。从数据看,企业利润增长与GDP、企业销售收入出现背离,这与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制造业利润空间等因素有关。我们估计,这种风险在下半年还会有普遍的表现。
“中国速度”难再数字标牌行业加紧洗牌
中国经济第二季度数据近日一经发布,即引来国际舆论密切关注。从去年第四季度迄今,中国经济增速从7.9%到7.6%,再到7.5%,走出了持续回落的轨迹。有人据此推测,曾经风光无限的“中国速度”将一去不返。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中国速度”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约30年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个速度创造了“中国奇迹”,使大量国人脱贫致富,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国际影响力。
围绕最新的GDP数据,国际权威经济机构纷纷下调对今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亚洲开发银行16日发布最新报告,把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长预期分别下调至7.7%和7.5%。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今明两年的增速预期分别下调至7.8%和7.7%。有的市场机构更为悲观,野村证券甚至把预期从7.5%调低到6.9%。
综合来看,本轮中国经济放缓是多项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有长期因素,也有短期因素;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有客观因素,也有主动调控的影响。正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所言,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性变化。换言之,经济增长阶段变化造成潜在的增长率下降。
2008年第四季度和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也曾有过6.8%和6.1%的增速。如果说上次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更多是受到外部环境恶化影响,那么本轮经济回落在相当程度上是中国自主选择的结果。
在信息化大潮的推动下,数字化是必然的趋势,这就为数字标牌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在未来,数字标牌市场所具有的潜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大家的钱袋子都在收紧,总共的钱就那么多,看行业企业如何练就过硬的本领去吸引客户了。总而言之,原地不动只能被侵蚀,变成“温水煮青蛙”。求发展,才能不落后,才能在风雨中坚韧成长。
经济大环境骤变 数字标牌行业如何独善其身
2013-09-13 14:30 点击:840
[摘要]经济大环境骤变 数字标牌行业如何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