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发生至今整整一年过去了,这一年是四川省旅游发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地震发生后,全省旅游行业紧急动员,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在川旅游客人的生命,创造了旅游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万名游客大救援,无一国外游客死亡”奇迹。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社会的鼎立支持以及全省旅游行业的辛勤努力,以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为总目标,以两个加快为指导,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经受住了考验,恢复发展情况远远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水平。200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完成1091.52亿元,仅比2007年下降10.3%。
2009年我们的预期目标是恢复到震前水平,全年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今年1月,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增长45%,实现了旅游开门红;1-3月,四川省周边游和省内游迅速恢复,入境旅游市场逐渐回暖,旅游总收入337.9亿元,同比增长12%。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完全可以实现今年预期目标。
一、出台政策措施,提供恢复动力
面对灾后的严峻形势,面临灾后重建的重大任务,我们积极研判形势,及时研究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性投入夯实旅游发展基础、加大税收信贷支持力度、增强旅游市场主体活力、打造竞争优势、鼓励旅游消费等二十七条工作政策措施。2008年12月16日,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恢复振兴旅游业的意见》(川府发〔2008〕44号)。为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与中小企业局联合起草了《关于做好担保支持旅游产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川企发〔2008〕29号)及相关工作方案,确立了旅游担保试点机构开展旅游担保业务;会同省委农办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川农办发〔2008〕80号)。为了进一步鼓励旅游企业做强做大,攻坚破难,寻找机遇,化解困难,强化了对省政府《关于做强做大旅游企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8〕53号)的落实力度,加快了速度。通过层层推荐,审核把关,于2008年12月,全省选出64家旅游骨干企业加以培育。
二、制定重建规划,确立先导产业地位
地震发生后,我们组织各方力量首先着手旅游产业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发改委对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的要求,通过对灾区旅游业受损情况和产业结构的分析,我们把旅游产业定位为灾后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我们从两个方面明确了规划编制思路:一是有形的旅游生产能力的恢复重建,以旅游项目规划重建为重点;二是无形的旅游生产能力的恢复,以恢复振兴市场为重点。同时,确立了旅游产业灾后重建原则,即安全性原则;安民富民原则;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重建为主、发展为辅原则。通过灾后重建,使四川省旅游产业达到转型升级,再上新台阶的目的。
针对有形的旅游生产能力的恢复重建,我们按照旅游业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建设“三个产业带”、“四个旅游经济区”、“五条主题精品线路”(“三个产业带”即平原丘陵地区以旅游城镇为中心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带,低山至中山山地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带,高山生态保护及科考、探险专项旅游产业带;“四个旅游经济区”即羌文化旅游区、大龙门山旅游区、三国文化旅游区、大熊猫国际旅游区;“五条主题精品线路”即九环线精品旅游线、羌文化旅游走廊、中国汶川地震遗址旅游线、大熊猫栖息地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为保证规划落实,我们专门编制了旅游重点项目库,以项目为载体保证旅游规划的实现,提出了八大重点建设项目和五大发展提升项目,共计173个,投资额49.44亿元。
针对无形的旅游生产能力的恢复,我们专门编制了旅游市场恢复规划,以恢复游客对四川旅游的信心为核心,提出了旅游市场恢复的战略和阶段性行动计划。
经过反复研讨,与国家发改委和各分规划编制牵头部门多次对接,数易其稿,在短短40天内,我局编制形成并上报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恢复重建规划(2008-2010)》和六个重灾市州的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最终由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编制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确立了旅游产业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先导产业地位,在土地利用、市场服务体系、生态修复、农村建设、城镇体系、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住房10个专项规划中,充分对接和吸收了旅游产业恢复重建规划的意见。
三、实施招大引强行动,推动重大项目建设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建立健全旅游招商工作机制,会同省招商引资局共同制定了《关于全省重点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办法》;23个重点旅游项目入选全省2008年重大项目;举办重振旅游工程重大项目招商会,共推出271个灾后恢复重建优势旅游项目,总金额达 1395.47亿元,签定了45个旅游项目,签约总金额538.81亿元。
(二)推动灾后重建项目
根据《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旅游业重建规划(2008-2010)》,四川省地震旅游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共计173个,估算投资额49.44亿元。中央明确提出,灾后恢复重建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两年时间界限为2008年 10月-2010年9月,基本完成重建任务的标志性指标是灾后重建旅游业估算总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均达到85%以上。全省旅游业确定的指标是灾后重建旅游业估算总投资和累计完工项目均达到90%以上。在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省旅游局成立了旅游业灾后重建项目督查组,明确一位局领导对灾后重建项目进行督查,并对灾后重建项目有关信息在四川旅游信息网上进行公示,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和社会舆论监督。截至今年4月15日,四川省旅游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工71个,累计完成投资4.9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5373.96万元。同时,积极争取扩大内需项目,2008年落实两个项目,资金4400 万元,2009年落实一个项目,资金500万元。已有62个重点旅游项目进入省发改委项目储备库,需要中央扩大内需资金投资额112亿元。
四、实施线路统筹行动,发挥产品整合优势
(一)制定线路统筹方案
起草《四川省“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要素整合实施意见》、《四川省三国文化旅游线路开发工作方案三国文化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实施意见》,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已实施。编制了《四川省九环线旅游线路要素整合实施方案》、《四川省成乐旅游线要素整合实施方案》,《四川省川南线要素整合实施方案》,启动了《汶川地震遗迹旅游线要素整合方案》编制工作。召开了全省旅游线路统筹工作会。同时,以成乐旅游线为试点,召开成乐旅游线路统筹实施督查会议。成都、乐山、眉山、雅安四市的旅游线路标识、标牌设计、制作、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国家旅游局和省政府已原则同意签定灾后重建紧密合作协议,进一步推动线路统筹工作。
(二)推出千条自助线路
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多元化自助自驾游客的出行需求,我局以“线路统筹”思想为指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四川千条自助自驾旅游线路,将旅游景区、城镇、通道串联成线路产品,突出展示“吃、住、行、游、购、娱”、安全与氛围等旅游要素。截至4 月上旬,进展顺利,已编制完成并发布上网900余条旅游线路,涵盖全省21个市州和主要景区,总点击率突破450万次。按照计划和进度安排,省旅游局将于 6月1日前编制完成全部1000条线路,并陆续在网上推出。
五、实施游客信心提振行动,加快旅游市场恢复
(一)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针对震后游客到川旅游意愿减弱,2008年6月当月收入为59.94亿元,同比下降63.7%。为提振游客信心,首先要做到信息对称。我们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工作。分清灾区和非灾区,分清受损程度,分清不同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我局与世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合作,完成了《以灾后重建为契机,探索四川旅游业快速恢复与发展的可持续道路》报告。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市场恢复启动步骤。将全省旅游市场恢复振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8年下半年,开展“四川人游四川”活动,全面恢复性启动非灾区旅游,树立“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 的安全旅游形象;第二阶段,2009年,全面推广恢复四川旅游,树立“天下四川有爱·熊猫故乡更美”的舒适旅游形象;第三阶段,2010年,旅游市场全方位恢复,逐渐推出震后形成的新资源和新产品,重塑“天下四川·熊猫故乡”的完美旅游形象。为及时向海内外游客发布四川旅游受灾的情况,恢复市场对四川旅游的信心,省政府于2008年6月、7月、8月和“十一”黄金周前,分4批宣布了启动恢复包括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等景区在内的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除极重灾区极个别地方外,全省旅游市场已全面接待游客。
(二)实施“价格洼地”策略
为了感恩和回报社会各界对四川旅游灾后重建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提振游客信心,拉动内需,促进四川省旅游产业快速恢复振兴,四川省21个市州都推出了旅游“价格洼地”的优惠政策。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海螺沟等全省数百景区在5月 12日当天,免费向游客开放;成都市向海内外发行2千万张“熊猫卡”,市内都江堰等11个国有景区(点)全年减免门票;阿坝州向省外赠送18万多张门票;还有数百景区在5月其余时间,实行门票半价优惠,不少景区还对2009年持有台北动物园“团团、圆圆参观门票”的游客实行门票全免或半价的优惠。“价格洼地”的推出得到了游客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三)传递安全旅游信息
地震发生后至今,我们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口岸,投放宣传广告,设置宣传专栏等。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举办 “美在四川”全球旅游知识竞赛活动,以53种语言宣传四川,听众超过1亿;中央电视台主要频道、旅游卫视等播放四川旅游形象宣传片;与海内外大型旅游集团和主流媒体合作,多渠道对外开展宣传推广;与各大网站合作,开展“魅力四川2008”活动,为四川旅游灾后恢复重建设置专栏,专页,建设“四川旅游频道 ”,及时发布四川安全旅游的信息。据有关搜索网站统计,灾后有关四川旅游报道条目数百万条。
(四)多种措施恢复市场
1、国内市场。为了尽快启动恢复四川省安全区的旅游市场,我们策划开展了“四川人游四川”活动,先后启动了成乐峨旅游线,川南旅游线和川东北旅游线等三条精品旅游线路。2008年7月13日,灾后首次在北京举行了“汶川地震百年不遇,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四川旅游宣传促销。局领导分别率队赴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广东、福建、陕西宣传促销。2008年10月,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旅游振兴与危机应对国际会议”,共谋形成有效的危机应对与市场重振对策,引起海内外关注。举办和参加第九届西博会旅游交易会、第五届国际旅游文化推介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2008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以及2008上海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2009年初,赴重庆举行了推介活动并签署《川渝旅游合作协议》;在全国“两会”期间,在北京制作户外旅游宣传广告;4-5月,赴北京、大连、郑州,武汉、上海、云南、贵州、广州等地举行四川旅游产品推介活动。4 月,在全省9个市州同时开展“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活动;抓住“团团圆圆”到台湾和四川直航台湾的机遇,开展了“团团圆圆故乡游”和“团团圆圆省亲游”活动。针对省内市场,与报刊媒体合作,开展以“赏花”、“温泉”、“民俗”、“古镇”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境外市场。2009年3月,黄彦蓉副省长亲自率领四川旅游促销团参加了德国柏林的旅游展,向德国和欧洲展示四川旅游,这是四川省在震后首次到欧洲亮相宣传,引起强烈反响。2008年6月至今,分别了邀请香港、日本、韩国、台湾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意大利、荷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15批次共510人的旅行商和媒体考察团到四川省考察。2008年10月至今,我们先后赴澳门、香港、韩国、日本、台湾、葡萄牙、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宣传促销,共计11批次。
六、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全面推进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在巩固四川“农家乐”旅游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乡村旅游提升行动方案。参加“发展乡村旅游,拉动消费内需 ”课题调研;编制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评定标准;积极配合省建设厅,开展全省特色景观示范名镇(村)评选工作;配合省林业厅,开展生态旅游十佳县和生态旅游百佳乡评选活动;参加省委农办组织召开的“全省新农村建设工作座谈会”,联合开展“震后乡村依然美丽”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在《四川日报》深度报道四川省乡村旅游提升行动;贯彻落实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评定标准意见;与省建设厅,配合做好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评选工作;配合省林业厅,开展生态旅游十佳县和生态旅游百佳乡评选活动;结合富民安康工程,组织召开乡村旅游发展咨询论证会。
(二)强力推进富民安康工作
把推进旅游富民安康工程、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作为我局支持民生重要工作。启动《藏区“两州一县”牧民定居行动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甘孜州康南片区旅游线路产品规划》(初稿)。继续推动《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2)》、《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旅游线路产品规划》等规划的实施。积极指导藏家乐、景区、宾馆等标准化建设,为牧民发展旅游和藏区发展旅游出谋划策。积极推动原生态村落试点,筹备藏区旅游咨询论证会。省星评委派出专家组指导稻城县星评工作,对康定县旅游饭店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连续两年我局选派了数名厅处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参加省委省政府“富民安康”行动,积极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培训从业人员。加大对“富民安康”项目支持力度,已落实灾后重建项目35个,估算投资额80820万元。
七、实施质量强旅行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一)加大培训力度
我们同时提出了“价格洼地”和“价值高地”两个概念,即在价格优惠的情况下,提供高品质产品和高水平服务,苦练内功,深化培训,形成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按照省政府“线路统筹”旅游发展战略要求,2008年下半年分别在广安、广元举办了全省红色旅游线路管理人员培训班和“三国文化”旅游路线管理人员培训班。共计培训400余人。为促进四川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帮助灾区党政领导干部和旅游管理人员把握危机后旅游业发展战略和营销策略,与省委组织部联合在成都举办了全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39个受灾县(市、区)的党政分管领导、旅游局长以及部分受灾景区的代表共15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还送教上门,分别在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阿坝举办了六期旅游业灾后援助培训班,各市(州)共600多人参加培训。
(二)建立服务体系
把提高涉旅企业人员管理水平和诚信意识作为“质量强旅”行动的重点突破口来抓。充分发挥旅游行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完善旅游要素行业组织体系,更好地发挥行业自律、区域自律功能。充分调动业界积极性,增强凝聚力。听取企业诉求,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实行服务质量公示制度,对行业运行实行全过程、多环节、全方位的动态监督管理。组织全国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下基层,分4个片区做巡回表演,在全省掀起了行业大练兵热潮。
(三)抓好综合治理
以省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办公室名义组织省直相关部门对全省旅游重点地区和重点线路开展了春节、“十一”黄金周假日前联合执法检查。认真做好灾害对四川省旅游企业的影响情况收集工作。要求全省旅游行业切实做好抗震救灾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抓好灾后安全隐患排查,防范灾后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会同纪检、公安、工商、安监、卫生、环保等部门,对成乐、三国文化、川东以及川南等旅游线路沿线的涉旅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重点督察了食品卫生、载人工具、特种设备以及道路交通、周边治安环境等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环节部位,要求涉旅从业人员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落实制度,排查隐患,完善措施,限期整改,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了假日旅游安全。
(四)做好应急工作
抓好应急管理宣教活动,切实增强涉旅企业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积极宣传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政策措施和应急知识,大力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使涉旅企业进一步了解掌握应急管理知识,增强了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四川]旅游产业恢复情况:09恢复震前水平
2009-05-15 09:27 点击:611
[摘要][四川]旅游产业恢复情况:09恢复震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