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延伸到"家" 受检查组肯定 国家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中期检查组结束了对我市的检查,认为我市无障碍建设已高标准达到了“十一五”规定目标。其中,我市率先启动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和“天耳”导盲系统受到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据了解,2002年10月,大连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2005年2月大连市被命名为“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
目前,我市市内主城区主要道路的盲道、缘石坡道已全面覆盖,主干道全部建有无障碍路口,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基本满足了无障碍要求。不仅公共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社区和家庭也有所延伸。在检查中记者发现,大连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亮点迭出。如大连火车站推出了手语检票项目,飞机场新候机楼改造时全部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无障碍设计要求。全市新建和改造的14所医疗机构,42个银行,14个邮政机构,6个文化设施,2个长途汽车站,37个室外公厕,16个大中型商场,均达到无障碍设计规范标准,全市有80辆车载升降平台和低底盘无障碍公交车投入运营,在多条公交线路上安装盲文公交站牌,提示盲道站点,设置交通无障碍标识牌,安装过街音响、电子显示屏,安装了语音报站器等。
日前,为盲人设计的寻找公交站和公交车的“天眼”系统还有了升级版,盲人可凭遥控器实现多向路口的方向辨别,顺利通过地下通道或天桥;还可如愿地找到公厕并准确判别男厕所,精准找到小便斗或蹲位。大连还有全国率先使用聋哑人报警系统,全国第一个导盲犬基地,驯养的导盲犬已有8条服役……
但最令检查组眼睛一亮的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检查组一行深入到改造的家庭考察,看到一些七八十年代的旧住宅,经改造后,残疾人在家就能洗澡,入厕等原先需要别人帮助的事项也能自行解决,甚至有的还可下橱并做家务。据统计,我市从去年开始的贫困残疾人家庭改造,目前已完成30户,今年计划完成1000户。
今后,我市还将不断拓宽无障碍建设范围。将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逐步向小城镇、农村。
大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延伸到“家”受检查组肯定
2009-06-15 00:27 点击:675
[摘要]大连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延伸到“家”受检查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