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奥运迎宾线“整容”始末
天津:奥运迎宾线“整容”始末
2008-08-27 09:07  点击:732
[摘要]天津:奥运迎宾线“整容”始末


  核心提示

  7天,设计规划出15套符合人性化、超过国家标准水平的系列交通安全设施方案;10天,友谊路建设成全国领先的新型交通安全设施示范路;30天,完成了33条奥运火炬传递路线沿线全部交通安全设施改造和更换;90天,干完过去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程量;150天让天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交管局设施处120多名交警和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从春节到奥运会开幕没有人休过双休日,60%的交警每天睡眠不超过5小时,半年交警累计加班8.6万小时。

  “五加二”、“白加黑”,天津人的创业精神、干事作风,在交管局设施处交警身上显现得淋漓尽致。美观大气并赋有人性化的新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方便,也为天津这座国际化港口大都市增添了光彩。津城道路功能得到了整体提升,“会说话”的人性化交通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中外友人津津乐道,人们会因此记住那些功不可没的参战人员。

 

  启动

  初一开始“五加二”

  150天持续“白加黑”

  除夕这天,交管局设施处正在召开重要的会议,123名交警和工人一个不少地坐在会议室里。从这天起,“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外不愧人”这句话就成为交管局设施处全体人员直面挑战的准则。

  大年初一早上,交管局设施处规划设计室的5名交警,在科长卢振生的带领下开始了设计。“合法合规、美观大气,一目了然”。这是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武长顺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水平提出的标准。

  据了解,目前,国家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准是按公路标准制定,就交通指路标志来说,如果完全按国家标准设计制作,只能提示前方主要路口或路段距离信息,无法反映其他信息。特别是九河下梢的天津因地理和历史原因,道路随弯而建,缺乏南北东西的笔直通畅,往往朝南走和朝西走都能汇合到一条路上,这个标准显然不能满足外地驾车进津客人和市民出行的需要。

  有限的交通指路标志牌装入大量信息还要美观和一目了然,这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最大难题。大年初二姑爷节,科长卢振生带领规划室的交警分6路上路调研。这一天,每人都跑了200多公里,每人都带回厚厚的调研资料。交管局副局长庞文升也赶来了,这位曾在交管局设施处干了31年、至今仍分管设施处的副局长,对设施处交警们有着深厚的感情,大家边吃方便面边研讨着设计构想。

  7天里,交警们先后设计出15套方案,绘制出200多张图纸,往往是上午精心设计的方案,下午就在论证中又自己推翻并重新设计,第二天再次论证。经过反复论证、修改和再论证,最后选择了3套方案报送有关部门审核。报送方案的当天下午,有关专家又提出修改建议,可专家们没想到,第二天一上班,修改后的方案又摆在了办公室案头,高效率、快节奏让一贯严谨的专家们既惊赞叹。

 

  攻坚

  10天打造示范迎宾路

  友谊路是重要的迎宾线,施工只能安排在晚11时至次日凌晨5时。3月,春寒料峭,寒风阵阵。可每天夜里,友谊路沿线却灯火通明,施工现场有交警、工人,有科长、处长、交管局长,还有公安局长。

  10天里,武长顺局长每天晚上11时都会准时出现在现场,与大家研究安装方案,一呆就是三四个小时。这位有着丰富城市交管经验的局长,从新交通设施的设计理念到施工方式,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工程提出了新要求:交通信号灯安装位置要符合驾驶人习惯,交通标线施划要合理,交通标志标注距离要准确,安装位置要便于司机对行驶方向提前做出反应,要符合道路实际。

  为达到这个标准,友谊路沿线每个交通指路标志牌标明的距离都是交警们驾车测量的,误差不超过百分之一,副局长庞文升还亲自带着交警一步步丈量确定安装位置。那些天,不论深夜清晨,庞文升副局长常接到武局长这样的电话:“文升,路牌应增加横向主干道路名称和距离,这样能让人们更直观了解行驶位置。”“过去外地人只知道天津道路的前后左右,不知道天津道路的东南西北,这次要彻底改变。”“每条道路的路牌还要充分考虑外地客人和不熟悉道路的市民,路牌不仅要标明前方道路信息还要标明所在道路名称,这样就可避免人们驾车要从路边路牌辨识道路而分散精力,对行车安全大有益处。”

  经过10天反复修改和紧张施工,一条装有美观、大气、准确的新型交通标志的示范路展现在人们面前……崭新的黄色中线隔离线,80厘米高白色隔离护栏,红白相间的防撞桶,新型交通信号灯和极具人性化并能一目了然的交通指示牌,在装点一新的友谊路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

  新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得到市委和市政府等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友谊路居民王先生是常跑长途的旅游车司机,他说:“跑过全国很多城市,只有咱天津的道路交通指示牌最清楚,最人性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按照友谊路的标准,30天在全市33条火炬传递路线及滨海新区普及新型交通安全设施,一天要完成两条路的交通设施更换和安装;30天生产和安装交通信号灯133套,安装交通标志570面,施划交通标线114公里,设置道路隔离护栏8833片,更换安全防撞桶115个,安装人行横道隔离桩62个……一次次考验过后,一个个新的记录诞生了,一条条道路旧貌换新颜。

  交管局副局长庞文升介绍说,2004年至2007年,交管局设施处先后圆满完成了南京路、外环线、快速路两个半环和两横两纵及三条联络线、地铁一号线、海河两岸和大光明桥、大沽桥、解放桥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建设工程及落实公安部维护高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治理措施;亚欧财长会议及中央领导和国外元首来津期间,还在时间紧、标准高和季节性施工等困难下,完成了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安装任务……

  小小标志牌 学问大得很

  150天要让天津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今年春节前,这项以迎奥运为契机,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水平,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任务,落在了交管局设施处交警们的肩上。

  这时起,从市公安局长到交管局设施处交警们心里都有着无形的压力。大家明白,“提升”不是简单的模仿和更换。就拿交通指路标志牌来说,里面包含着交通工程学和人体工程学,设计成多大的字体符合人的瞬间视觉需求,让行进中的司机能清晰可辨?怎样设计,才能让司机既能一目了然,又能在短时掌握更多的道路交通信息?交通安全设施安装位置合理,才能使人更准确地对行驶路线、方向做出反应;每个路口现状不同,交通安全设施安装位置也就不同;设计好了,安装准了,才能使交通安全设施体现人性化。设计和安装还要符合国家标准,还要与城市整体风貌适应匹配……交管局设施处处长朱士庆这样比喻说:天津这座城市,现在就像一套装修好的房子,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就像这套房子的家具,因此家具既要与房子装修风格匹配,还要实用和符合人性化。

  细节

  责任让他们“不近人情”

  ●处长朱士庆、副处长王亮和高亚新,由三位年轻人组成的领导班子,深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作用,按照各自分工始终与交警们坚守在施工现场。

  ●许连玉和杨俊杰投身警营就从事施划交通标线施工,他们白天到现场定位,每天晚上至次日凌晨交通早高峰前施工,整夜不睡,白天又休息不了,平均每天仅能睡三四个小时。许连玉说,我最愧对的是女儿。许连玉的女儿许晓今年高考,可从春节过后女儿就很少能见到父亲,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女儿唯一的一句话就是“老爸又上‘鬼班’了”。

  ●交警王长安的妻子也在公安系统工作,奥运会前工作节奏也十分紧张,正读高中的孩子只能自己照顾自己。王长安说,最难过的就是给孩子打电话说自己不能回家,别人的孩子可以在父母呵护下上学下学,可自己的孩子却要独自承受风雨的锤炼。

  ●交警刘彤负责交通信号灯施工质量监理。过去,一年安装200处信号灯,今年4、5两个月就安装了200多处,两个月干了过去一年的活儿。

  ●今年3月,张伟的岳母因病住院两个月期间,张伟从没去过医院探视,他确实挤不出时间来。5月15日19时,岳母因突发脑血栓死亡,但这正是较劲的关键时刻,生产车间离不开张伟,他一直坚守在岗位,直到第二天早晨急需安装的交通标志牌完活后,他才向领导请假。

  ●55岁的老交警、共产党员沈顺玉,只要哪儿的信号灯不亮,哪儿就会有他和同事的身影,即使是半夜,他也毫不迟疑地赶到现场。老沈还有一个习惯,每天早6时就准时走出家门,他把市区分成几个区域,每天利用上班前这段时间分段巡查各区域线路。

  ●28岁的秦健负责工程规划设计,父亲病重和妻子怀孕,他从没告诉过任何人,也没请过一天假,直到6月25日妻子临产住院剖腹产手术需要家属签字时,他才向领导请假去医院,同事们这时才知道秦健要当爸爸了。

  ●交通标志牌生产车间的工作人员从来没在午夜前回过家。有一次,要求3天生产360面交通标志牌。第一天,工人们从早8时连续干到第二天凌晨4时,在车间就地休息4小时后,又连续干到午夜。看到工人们疲惫不堪的样子,领导让大家回家好好休息一天。但第三天早7时,工人们又都自觉回到车间,一直干到第四天凌晨5时。当装运交通标志牌的员工走进车间时,车间竟空无一人,他刚喊了一声“有人吗”,就见从车间的各个角落钻出一个个疲惫的身影。原来,工人们实在太累了,干完活就倒在各个角落睡着了。

首页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