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内环路,牵动万人心。 2000年1月28日,广州内环路建成通车。当时有媒体这样报道:“这条全长26.7公里、穿越市中心六个区的‘大花环’从此将使‘羊城无处不塞车’的交通状况得到改善。”现在看来,快十年过去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似乎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在
陈SIR昨晚已经深刻指出:考验有关行政部门和交通管理者智慧的时候到了。
上图:内环路上标牌如麻,想要看清辩明,已经很难“超速” 本报记者 蔡惠中 摄 |
本报讯 记者许琛、实习生揭春雁报道:本报昨天有关内环路的报道见报后,部分省人大代表和广州市政协委员表示,个别限速设置不尽合理,准备分别提交建议和提案。
限速标准应更科学
省人大代表李德峰认为,内环路是广州市区目前最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如果在某些路段限速30或40公里确实偏低,容易造成交通阻塞。李德锋建议,首先应将不合理的限速规定予以撤销,但对于一些转弯路段需要限速、有助于保障安全的,应该保留。
市政协委员陈奇伟同样提出了异议:“在一个封闭式的道路限制30公里的时速太低了,我觉得最低最好不低于50公里的时速,而且在转弯的时候,前面的车子看到指示牌减慢了速度,后面的车子没来得及刹车,就有可能发生交通意外。”同时,陈奇伟也表示有以此提出提案的意向。
市人大代表雷建威则认为,对于内环路限速规定,在出台前应首先考察实际交通状况并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内环路本来就拥堵,这个速度限制得太低了,不方便市民出行。”雷建威说“其次,任何规定在制定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其可行性。这个规定在制定前,就应该先考察实际的交通情况,限制30、40公里这个时速是否是合理的,这都是需要商榷的。”
市人大代表隋永平也支持这个看法,他建议有关部门召开这方面的听证会,请专家、道路使用者参加讨论,通过考察和广泛听取意见,才能科学制订限速度标准。目标是既要保证行车安全,又要保持内环路的方便快捷。
如何确保不被误拍
早在去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孟浩就曾就“测速电子眼存在先天设计不足”递交了提案。“目前在广东部分使用的宽波型雷达波,容易造成误拍。‘电子眼’并非百分百准确,存在误拍的可能。万一出现误拍,市民怎么办?本来没有超速的人变成了超速,必须花费时间去解释,无形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孟浩说:“我曾多次反对实行限速。我觉得不管限速合不合理,首先应该让市民了解限速是如何操作的,把摄像头、测速器的工作原理解释清楚。并且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它不误拍。”“希望在限速实施前,有关部门能够邀请司机和媒体,一同对内环路电子眼进行公开的现场测试。”孟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