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中式英语”使老外发懵

2008-07-22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莫让“中式英语”使老外发懵

    7月16日,西南大学外语学院大二学生彭娜,陪一位美国留学生逛重庆北碚商场时,美国学生指着电梯上的英文指示牌问是什么意思。原来,这个指示牌“乘梯须知”下方配有英文注释“MULTIPLY BY STEPS BEARD KNOW”,翻译过来就是“乘法、脚步、胡须、知道”。(见2008年7月18日《重庆时报》)看来,对这类翻译混乱、让外国人看不懂的“中式英文”,确实需要清理一下了。

 

    类似重庆北碚商场这种“中式英语”,不仅重庆有,其他城市也不少,网友就列出了不少。例如,把“抛扔”标注为“to throw to throw”,即扔了又扔;把“贵阳”标注为 “the expensive sun”,即昂贵的太阳;把“投诉”标注为 “throws to tell”,即投掷了来告诉;把“警风”标注为“police breeze”,即警察的微风……

 

    随着改革开放已使国门打开,到中国居住、工作和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城市的国际色彩越来越浓。然而,英语翻译水准如此之低,实在贻笑大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一些部门、单位和商家对此重视不够,随意性太大,请的翻译人员大概属于那种在英语上“半瓶子醋”的人。实际上,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复杂,只要在制作英文标牌时请精通英语的权威部门、高校外语教师来翻译一下便以可迎刃而解了,就是请个老外过目一下也不至于闹出如此笑话。重庆北碚商场“乘梯须知” 指示牌所配的英文注释,大概是当事人按照词典或者软件上的解释,一个字一个字对照,生搬硬套翻译过来的。因此,既达不到翻译须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也难以让人看懂表达的意思,老外门只有如坠五里云雾了。

 

    随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加紧密,加之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英文的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但愿各地能够对城市的英文标识进行一番彻底清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纠错和加强管理,不能再让“中式英语”大行其道、让老外发懵了!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社区卫生机构统一着“新装”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