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不仅是体育,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充分展现的舞台。据估计,奥运期间将有50—80万外国游客涌入中国。这些游客很大部分是冲着奥运会第一次来中国,有的是因为观看奥运比赛而来,更多的会深入各个城市特别是奥运城市观光、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和相处?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需要一些技巧和准备。
来到我国观看奥运比赛和观光的游客较多,语言各不相同,风俗习惯也千差万别。面对各种肤色的外国友人,我们要不分彼此,以微笑面对所有人。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悦乎。”各行各业首先按照自己的行业标准来严格要求,首先达到标准规范。尤其是宾馆、交通、旅行社、旅游景点等窗口性行业,要进行统一着装,彰显职业化。在各个行业的指引标语中尽量更换多语种的指示牌,方便入境外国游客。配备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韩语等大语种的翻译人员,在窗口行业如此,在一些大型商场、通讯等领域也应该配备多语种的翻译人员。我在采访澳大利亚悉尼奥运会和希腊雅典奥运会时,许多中国留学生就专门给中国游客服务。除此之外,在主要窗口行业都有中文指引标牌,甚至在一些超市里,也用中文标注商品价格,非常方便。在旅游景点,都有电子屏幕打出中文介绍,让游客一目了然。
来了朋友,我们迎接他的不光有美酒,还有热情的服务。不论来自哪个国家的游客,你只要保持微笑,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人沐浴春风,他们都会报以同样的热情,这是世界通用的服务标准。不卑不亢,热情大方,不分彼此,进门的都是客,一样的价格,一样的笑脸。不能搞一锤子买卖,一部分商家一见外国人就过分热情,总想把他兜里的票子一次“围剿”干净。于是销售仿冒、次品古董、字画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坑害外国消费者。还有的擅自调高价格,见人见价,这在中国许多城市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过。主管部门对各类销售领域要加强监督管理,实行明码标价,严厉打击擅自涨价坑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
外国游客来了,不单单到一些大型的场所活动和购物,也有很多游客深入到街道、社区中。我们如何来接待外国游客呢?这里告诉大家一个妙招,将各种语言的日常用语印刷成书籍发放到窗口行业以外,哪些销售商铺也应该人手一册,以便应对外国游客的光临。不可能做到处处都有多种语言的翻译在身边,怎么办?这本多语种日常用语书就是最好的帮手,需要什么,可以立即查对书籍上的对照,翻给难以沟通的对象看,他就明白了,达到交流的目的。
微笑面对所有人,让我们把祖国的光彩播种在这个蓝色星球的每一个角落,奥林匹克,2008,北京!迎奥运,共欢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让我们以最真诚的心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的举办,让世界和平,让梦想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