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北京奥运留下的进步标识

2008-10-08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那些北京奥运留下的进步标识

【金陵瞭望报道】单士兵

再热烈的狂欢盛宴,也终有散场的时候。鲜花、掌声、惊喜、感动、泪水,这些曾经充溢在我们生活中的北京奥运符号,终会在帷幕徐徐拉阖之后,留在时间的深处。生活仍然继续,生活需要清醒,现在,一个必须廓清的课题就是,北京奥运,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金牌,当然是北京奥运最为闪亮的收获。那是国家荣耀的象征,它直接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于是,那些科学训练、技术素养这些宝贵财富,必须得到很好的传承,也必须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为奥运修建的美轮美奂的体育场馆,以及其他林林总总雄伟壮观的城市建筑,在奥运之后,绝大多数仍然会继续成为我们的城市风景。奥运需要记忆,场馆值得留恋。但是,这样留下来的奥运场馆,其价值又不应仅仅限于纪念的层面。毕竟,那些场馆与建筑,多是由公共财政投入修建的。在奥运之后,这些保留下来的场馆,应该最大程度地还原其作为公共产品的属性,来惠及民生。

除了这些直观的有形的内容值得保留与珍惜,北京奥运给我们留下最重要的东西,还是体现在精神、文化、心态、价值、制度等层面上。毕竟,奥运不只是一次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文化的盛会,更是一次文明交流与融合的盛会。北京奥运上折射出的各种人类共同价值与精神文明,都值得我们从制度与理念上,有效地固化与保留。

对于中国来说,北京奥运无疑是一道文明与价值的"分水岭"。环保、卫生、交通、公益等等领域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就在于相关的良性制度获得好的生长空间,现代公民精神与文明习惯得到很好的培育与养成,各行各业人们能够认真践行其职责使命。奥运之后,这一切制度与文明都应该很好的保留下来,成为常态。这实际就要求,必须进一步打造现代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来使这一切得到延续与发展。

北京奥运获得的璀璨成果,以及世界为北京留下的纷纷赞许,都将成为过去。一个理性的民族,应该从这样的一次空前盛会中,找到国家综合实力与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契机。显然,就这需要对北京奥运给我们留下的那些优秀成果进行提炼,来找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因。

央视的马斌读报说"网吧冷了,体育展览馆热了;传统娱乐项目冷了,体育健身热了"。8月24日晚央视新闻联播的述评说,国民主动锻炼的比率已经达到了37%左右,达到了发达国家的锻炼水平。--这都是奥运会的功劳。将这种主动锻炼的体育意识留下来,才是最好的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后"是全民主动锻炼的开始

 李清

尽管锻炼意识有进步,但国民体育意识并不够强。举个例子,不是有病,年轻人主动锻炼者很少。不是为了升学需要,初中生不会在临考前俩月,进行"体育突击"。不是为了获取金牌,有些顶尖级运动员也许不会带伤坚持训练。51位金牌运动员中,只听到郭晶晶说"我很喜欢体育运动,很感兴趣"之类的话,更多运动员只在表达自己如何艰苦终于圆梦等豪言壮语。体育锻炼未能和自身需要、性格养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对接。

据报道,"借奥运东风发展大众体育,也是历届奥运会主办国共同的选择。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韩国政府大力宣传体育理念,民间自发组织起两百多万个体育团体。日本政府则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后,为了推动全民健身,就出台了《体育振兴法》,以法令的形式硬性规定了全民锻炼日。我们也要将这股体育热情转化为全民健身的动力。

首先政府应尽可能增大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将公民的体育需要纳入社会发展的软指标。奥运创始人顾拜旦说过:"人都有不愿参加体育锻炼、顺其自然的惰性,现代地方政府的一个职能是要尽可能为普通百姓创造免费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塑造一代健康的体育国民"。其次,抓好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水平。"少年伟大则国伟大,少年强壮则国强壮",学校、社会和政府应想方设法扭转孩子们爱看比赛,但不喜欢运动的毛病。体育课程不能当作"鸡肋",而应成为和语数外一样重要的课程,还要培养孩子们热衷体育的校园文化,美国青少年优秀人才的一个标准就是爱好体育、活力四射。人才考评标准应该加大对体育爱好的文化引导。

当前,不少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变坐等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十分欢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下访"却变了味:

"下访"莫变味

张崇明

一是顾""不及""。兴师动众下去后,隔着车窗向群众招招手,留下几组电视镜头,就打道回府,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只做表面文章,不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究竟想什么、缺什么、盼什么,知之不多。

二是访""不访""。有的"下访"干部"嫌贫爱富",只"访"条件好、困难少的地方,至于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及边远、偏僻、落后的地方,则很少去,常常以各种借口避开,"干群相见不相识"

三是亲""不亲""。下访对象只局限在基层少数官员,难得走访普通群众,不但得不到百姓的"真情""实意",反而往往被虚假信息所左右。

四是入""不入""。人虽然下去了,却漫无目标,心不在焉,走马观花,有个别干部甚至在欣赏田园风光后通过和当地村干部"砌长城"打发时间。

五是动""不挪""。有的"下访"干部到基层又"""""",吃饱喝足后以电话询问代替现场调查,少有面对面的帮助、指导和交流,听声不见人,深入成"声入"

"下访"的目的,是为了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和建议,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积极有效地解决各种问题。而上述种种徒有形式的"下访",不但听不到群众的心里话,了解不到基层的实际情况,解决不了群众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而且还助长了形式主义坏作风,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有鉴于此,领导干部"下访"必须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真正""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接触,心与心沟通,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

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农民徐德保,1994年到数十里外做了上门女婿,三年后与妻子离婚。由于结婚时住的是岳父的房产,离婚后的他在村里没了立足之地。他向村上提出,给他划拨宅基地和责任田,然而前者一直没得到解决。近10年来,他有一半的时间在上访。

谁让一位农民为宅基地上访10年

李清

读了徐德保的故事,笔者可谓唏嘘不已。用记者的话说,徐德保将他人生最灿烂的10年,花在了上访的路上。其实,为一位有户口无住房的农民,解决一块盖房的宅基地,原本并非一件多难的事情。笔者想追问的是,究竟是谁将徐德保推上了上访的"漫漫征程"

徐德保说,当地的习俗,"上门女婿"离婚后一般回原籍,但他不想、也不愿意回去。笔者以为,他的个人选择是正当的,因为他早已将户口迁过来,谁也没资格将他赶走。

一位村干部说,"如果每个上门女婿离婚后都想在村里要地盖房子,村里人多地少的矛盾就会加剧",区信访局局长则认为,徐的问题就如同"嫁城女"等问题一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应当承认,这些人的话有一定道理。然而,这也不是对徐推诿10年的理由。即便徐的要求完全不正当,也应当以合适的方式,给他一个明确答复。总让他"回去等消息",甚至称能等到答复的时间,是"一天到10年",算什么呢?

徐德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说这10年他打工收入有五六万,但如今的存款仅几千元,"主要花在上访的路上"。或许,他坚持不懈上访的做法,真的有些太偏执了,被一处宅基地误掉大半生不值。然而,这位仅有小学文化农民的一番话,却又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他说,"法律上应该给我的权利,我为什么要放弃呢?"很显然,他是一位合格的公民。

(编辑 李倩)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石家庄市从10月20日起 货车须粘贴车身反光标识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