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友人认为,这里的“Direction”应改为“Dieectiory” 记者赖有光 摄
南宁晚报讯(记者王小欢 实习生 李丽)昨日上午,几位金发碧眼的外国荣誉市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走街串巷,认真地逐一检查着市内各公共场所及街头的广告牌、路牌的英文标志,为南宁公共标志“纠错”。据悉,外国友人参加此类活动在南宁市还是首次。
当天上午9时,荣誉市民兵分两路对南宁市公共场所的中英文标志进行纠错。记者跟随何艾文先生和马克先生,来到南湖公园和青秀山两大景区执行“任务”。
一到“工作点”,何艾文和马克就主动找起中英文公共标志牌来。“This work Garden should Translation into Park(把单词Garden改成Park)。”何艾文先生边指棕榈园的单词“Garden”,边向工作人员作解释。
由于景区内的景点分散,标志牌多,检查工作难度大大增加。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何艾文和马克在南湖公园兵分两路,各自察看。遇到需要修改的标志牌,何艾文还用自己的手机拍下来,不但找出标志牌不规范之处,还找出景点介绍中英文句子的语法错误。
已过午饭时间,两人仍热情不减,还结合自己国家的做法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景区里的小卖部、地图等应该加上英文标志。他们说,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给外国游人提供方便,这是很重要的。
而另一队检查组,龙成翔、梅思德、顾安帝等外国友人也提出了不少修改的建议和意见。他们指出,目前在不少路口设立的“右转车道”交通标志如果能从“TURN RIGHT LANE”译成“RIGHT TURN LANE”,其语义会更婉转、客气。
某个公共场所将“入口”译成了“Way In”。检查小组指出,英文标志毕竟是给外国客人提供信息的,在这里用“Entrance”更为准确。“对于一名刚到南宁的外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弄清方向,因此标志牌必须指示明确、清晰。”龙成翔表示,特别是对南宁市这座日趋国际化的城市而言,地道的英语翻译尤为重要。
据介绍,此次检查为期两天,内容包括全市主要街道、广场、车站、机场、商场、超市、公园、宾馆酒店、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和设施,以及新闻媒体、刊物、广告牌、招牌、商店名、交通指示设施等英文规范用法。
市外办副主任吴天成表示,这个由英语翻译、大学教师以及南宁市荣誉市民组成的规范英文用语检查小组,将对所发现的不够规范的英文标志进行记录整理,报送规范社会用字领导小组办公室,督促相关部门相关单位进行整改,使南宁市公共场所使用的中英文标志更规范准确,更好地提升南宁市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