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综述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朝阳产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对于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形象,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改善招商引资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增长,加快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名山、胜水、天中游”著称的驻马店旅游如何把握这次机遇?
2006年,我市作出应答,下发了《驻马店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召开了创优动员大会,对创优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将“三城联创”改为“四城联创”,由此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旅游城创优活动。
我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6处,既有以重阳文化、盘古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又有以杨靖宇将军故居、竹沟革命纪念地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既有以仰韶文化古迹、西周蔡国故城、天中山等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又有以嵖岈山、薄山湖、铜山湖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同时,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区、国家双拥模范城、河南省园林城市、河南省卫生城市。2006年,驻马店被评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投资潜力的中国20强城市之一。这些都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市委书记化有勋指出,我市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他说,当前,随着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提高,以“开发大旅游、实现大发展”为目标,全国各地创优热潮十分高涨。至去年底,全国已有247个城市先后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我省18个省辖市中已有13个创建成功,其他几个市也在加压鼓劲、明争暗赛,可以说创优形势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清醒,予以高度重视,牢固树立“抓创优就是促发展、抓创优就是兴产业、抓创优就是抓项目”的三种观念,充分认识创优工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中共有20大项目176个评分点,涵盖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总分为1000分,标准细、要求高。
市委、市政府将“创建优秀旅游城市”工作纳入“三城联创”指挥部,原“三城联创”指挥部更名为“四城联创”指挥部,负责全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和监督检查。从各部门抽调一些骨干力量成立了综合、资料、达标、宣传、环境、督察六个专业工作组,负责创优过程中的具体事务。各县区、市直单位、各重点企业也都成立了相应的创优领导机构,建立健全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优组织领导体系,创建任务分解到全市40多个单位和相关县区,创建的目标、责任非常明确。
创优工作要求市、县联动,市直各有关单位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还要确定一名副职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选定本单位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员具体组织协调创建工作。
指挥部办公室加强创优责任目标管理,对创建工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开展经常性的检查评比活动,对创优活动中目标任务完成好、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及时予以表彰。对工作力度不大、任务落实差、进展滞后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主要负责人向全市人民公开作出解释和承诺。对严重失职,影响创优工作进度的,特别是在验收检查中因失职而丢分的,严肃追究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优化人居环境等,既是创建省级文明城、园林城、卫生城的重要任务,也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要求,这些工作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齐抓共管。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参加的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编制了《驻马店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等发展旅游业的重大决策。2005年10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会议明确提出了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我市的支柱产业,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产业强市跨越的发展目标。不久,又先后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和创优宣传工作会议等,大力宣传发展旅游业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通过会议、督察、通报以及组织开展万人签名活动等形式和方法,宣传创优,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工作。在城市的入口处、车站、特色街区、广场、公园等游客集散地设立大型创优户外广告和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出租车、公共汽车等交通工具开展流动宣传。新闻媒体加大了宣传力度,设立创优专题和专栏,对创优工作形成集中连续宣传报道,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人人为创建作贡献、个个为创建增光彩的齐心协力的浓厚氛围。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重视发展旅游经济,制定出台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有利于旅游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全市旅游业发展呈现喜人局面。
我市抓住工作重点、难点,科学规划,高标准起步,加快了新城区建设步伐,对老城区实施全方位改造,重点对两条街(温州步行街、天中特色餐饮街)、两个广场(天中广场、世纪广场)、两个公园(南海公园、置地公园)、一条线(观光巴士线)、三条河(骏马河、冷水河、练江河)集中打造。市区新建、改建了200余座厕所,其中旅游厕所82座,其中四星级1座、三星级5座。公园、游园、广场内厕所的设施设备全部达到星级旅游厕所标准。
在火车站、汽车站、乐山商场、各旅游景区(点)等游客集散地逐步设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市区车站、广场、宾馆门前、特色街区等游客集散地设置22个旅游地图广告牌;在电台、电视台、天中晚报和驻马店日报等媒体开辟了固定的旅游栏目,定期发布旅游信息,宣传驻马店旅游。在火车站、会议中心、展览馆、旅游饭店、部分旅游景区(点)以及旅游、娱乐、购物、餐饮等游客集中场所设置了近2000块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在市区和通往景区道路上完善增设了交通指示牌、道路综合标志牌、交通警告标志牌、路街牌近千块。
开通了方便市民和游客在市区休闲游览的观光巴士(已投入运行4台巴士车辆),开通了到金顶山、铜山景区和南海禅寺的旅游专线,增设升级了市区内电话亭,在星级饭店设置了外币兑换点。
全面实施净化工程。对市区32条主次干道每日两清扫、全天保洁,垃圾定时、定点、袋装倾倒,增设新型果皮箱2600多个,新增垃圾中转站20多座。主要街道和居民小区解决了垃圾“二次污染”和垃圾积存问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7.2%。深入实施绿化工程。对市区新修和升级改造的20多条道路及时进行绿化,新建大型广场1座、游园23座,改造大型公园广场4座,确保城区绿化覆盖率达标。严格实施畅化工程。对骏马路、文化路、富强路等10条景观路进行改造,并解决了通信、电力线路入地问题。对20多条道路实施路面维修、雨污水管疏通、阻水点疏导工作,确保道路平整、排水通畅,市政设施完好率在95%以上。普遍实施美化工程。对主要街区、干道上的建筑物、施工场地进行美化包装,拆除解放大道等主干道上低矮建筑和违章建筑。对全市公共汽车候车亭进行规范布局,规范解放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和步行街、餐饮街的店招和广告牌,确保城区整齐美观。重点实施亮化工程。增设餐饮街、文明大道北段的路灯,亮化温州步行街和解放大道、文明大道、乐山大道沿途的购物场所、娱乐场所、餐饮场所,重点亮化城市广场、标志性建筑物、交通路口,增强了城市夜景的可观赏性。
持续开展一系列环境、卫生、秩序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清理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五小门店和城市十乱现象,城市的脏乱差情况明显好转,市民的城市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创优推动了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面貌,不断提升了城市品位,进一步树立了城市形象。
围绕建立特色旅游基地的目标,结合我市旅游资源和市场情况,推出了生态、工农业、体育、保健、文化、红色等专项旅游线路和特种旅游产品,丰富了产品内容,形成多种旅游线路产品相互补充、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产品体系。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的同时,加快推进精品建设,打造了以嵖岈山、金顶山、铜山湖、薄山湖景区为主的绿色游精品;以泌阳盘古圣地、西平嫘祖之乡和冶铁铸剑之乡、汝南梁祝故里、上蔡重阳之乡为主体的特色文化,以南海禅寺、北泉寺为主体的宗教文化,以寻根谒祖为主体的姓氏文化等文化游精品;以确山竹沟革命纪念地、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正阳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雷岗之战遗址为重点的红色游精品。旅游产品档次的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进一步扩大了“天之中”生态旅游品牌影响,树立了驻马店特色旅游品牌形象,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年创优路,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坚持深入一线、扎实精细的工作作风,靠前指挥、克难攻坚;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参与、全力支持,齐心协力地提升了我们这个城市的品位;拓展了旅游业发展思路;夯实了旅游业发展基础。一是强化了旅游管理体系。市、县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健全,职能充分发挥,主要的景区也成立了管理机构,全市已形成了高效有力的旅游工作网络。二是完善了旅游规划体系。全市的旅游规划已经重新修编,旅游重点县和重点景区也都编制了规划。三是推动了旅游企业硬件设施建设。通过创优,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三大块硬件建设成效明显。在旅游行业标准化工作方面,全市旅游场所和旅游经营单位都完成了公共信息图形符号设置,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得到了全面提升。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紧紧围绕旅游各要素,完善了餐饮、交通、住宿等基础和配套设施,延伸了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了产业要素配套水平,提高旅游业的综合效益。加快了星级饭店和星级餐馆评定工作,全市新增星级饭店5家、星级餐馆1家、旅游星级餐馆3家,旅游推荐饭店、餐馆达40家,初步形成以星级宾馆为主体、定点饭店和农家乐为补充、地方名吃为特色的住宿餐饮接待体系。加快推动干线公路和旅游环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旅游商品的评选和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的定点工作,挖掘开发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旅游商品。指导嵖岈山等景区(点)和城市娱乐场所组织开展有地方特色、极具吸引力的多层次娱乐项目,创优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近3年来,全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6万人次,国内旅游人数1562万人次,实现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84.51亿元。
三年紧张创优路,一路上,多的是汗水和努力。在这一路上,是市委、市政府总揽全局、强力推进的坚定,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配合联动的团结协作,更是广大市民大力支持、积极参与的齐心协力。在这一路上,最大的收获是,凝聚了人心,增强了全市人民热爱、建设家乡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了这些,目标鲜明,曙光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