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上海站和上海南站每天都要接待成千上万名旅客,是外来游客对上海的“第一印象”。然而,记者近日走访发现,这两大“窗口”还存在一些服务瑕疵,比如:站内不设问讯处,初来乍到的旅客只能求助小卖部营业员;虽然有传真、寄信等便民服务项目,服务点却不容易找到;而铁路上海站附近出租车拒载现象依然很多,给旅客带来不便……
出站怎么走?只能问小卖部
时间:10月29日
地点:铁路上海站
现场采访人物:黑龙江旅客徐先生
“我从老家黑龙江到上海看朋友,下了火车想问路,在站内没看到问讯处,出了站也没找到公交标示,好不容易找到个小卖部,我赶紧上前询问,想不到售货员说没听说过我要去的地方,这下糟糕了。”
这天下午,一班由乌鲁木齐开往上海的火车刚到上海站。旅客们一下车,出口处原本冷清的小卖部顿时热闹起来,十来名旅客拿着纸条向小卖部营业员问路,不少人提着大包小包在出口处转来转去寻找交通指示牌,迷茫地站了半天,只得打电话向在沪的亲朋好友求助。
记者环顾出口处,除小卖部、寄包处,找不到一处问讯台。而出口外的广场上除了一块地铁标示外,也没有其他标示。记者询问工作人员后得知,火车站进口处广场的地下通道口有两块公交指示图,但不走这条人行通道的旅客很难找到。
相比之下,上海南站的指路标识比较完备。走出东南出口,正对面悬挂着两块醒目的导向图,图上标有出租车候车点、长途车、上海近郊旅游线,还按照不同的广场出口标出了周边公交线路,并列出公交、旅游线路的终点站方向,让首次到沪的旅客也能一目了然。
【建议】徐先生:初来乍到的外地朋友下了火车,来到这座交通繁忙的大都市,最需要的是交通指示牌和上海地图,建议火车站在站内外完善指示标志,并设立站内问讯处,学习国外一些大城市的经验,向旅客免费提供城市地图。
取款机“养在深闺”不易找
时间:10月30日
地点:上海南站
现场采访人物:贵州旅客王先生
“站内的提款机真不好找,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居然只有一台提款机,且不设在候车大厅,而是在地下一个出站口旁,我只得一边找一边看表,生怕错过火车,心里别提有多焦急。”
记者在南站圆形的候车大厅走了一圈,走道里摆放着数台自动提款机的玻璃房大门紧锁。客运值班室工作人员解释,这几台机器还在修理中,能用的只有楼下东北出口的一台机器。根据提示,记者转了两个自动扶梯来到地下一层,才在嘈杂的人流中看到一台自动提款机,几名旅客正在排队等候使用。
除了这“养在深闺”的取款机,铁路上海站和上海南站还有不少便民服务设施不好找。记者在两个火车站的青年服务台服务清单上看到,火车站配备了不少温馨服务,包括可为旅客寄信、传真、提供修理工具,还配有针线、药品、手机充电器等,但若不到青年服务台询问,就很难找到这些服务。
记者在铁路上海站候车厅作了一项小调查,询问15名旅客火车站可以提供什么服务,大多数旅客都提到“热水供应、手机充电”等,只有一名老乘客知道火车站也可以寄信、传真或提供药品。
【建议】王先生:多几台提款机,或多一些便民服务点指示牌,让细致的便民服务走出“深闺”为旅客所用,如果火车站通道、服务台都能列出服务菜单,既能提高服务利用率,也能让旅客少忙乎。
出站叫出租车,频频被拒载
时间:10月29日
地点:铁路上海站
现场采访人物:大连旅客王小姐
“我多次来上海,最怕就是在铁路上海站门口叫出租车,运气好的时候,被拒载几次就能坐上车,运气不好时,得拖着箱子走很远的路,这一顽症究竟何时才能解决?”
这天晚上,记者在铁路上海站南广场附近看到,几辆出租车泊在路边,司机聚在一起拉客:“有去昆山、苏州的吗?”“100元去松江、嘉定。”司机的眼睛盯着过往的旅客,寻觅拉长途客的机会,见到记者这样没有拖旅行箱的上前询问,有的司机推说“车子坏了开不动”,有的则干脆表示“不去”。
记者走出两三百米扬招,接连三四辆打着“空车”灯的出租车都飞驶过去,好不容易坐上一辆“蓝色联盟”出租车,这名司机透露,泊在火车站一带的司机一等就是一个小时,当然是为了拉长途客。
在上海南站出租车停靠点,记者没有看到类似拒载现象,但不少出租车为了载客争道抢行,或在外车道就停下上客,旅客穿梭在车行道上下车,险象环生。
【建议】王小姐:火车站附近出租车拒载、乱停靠等现象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顽症,建议城市交通、客运管理、车站等部门联手出击共同整治,让旅客出行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