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笔者到海口凤翔农贸市场发现,菜场门口原来有块行人可以自由停放车辆的小空地,被人为地划上线,还分割出两块地盘,不知从哪冒出一男一女,各自挂着包,开始收停车费。有一位还干脆找来一小块硬纸壳,做了个招牌,上面写上个“摩托车1元”随意地挂在了树上,权做“收费须知”了!
本来按照有关规定,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合法停车场应该挂停车P标志,并要张贴收费标准,市民交了费停了车,手里还能拿到一张发票。而法律无禁止的地方,都应该是公民可以免费停车的地方,是城市纳税人可以依法享受的公共资源。
现在海口像凤翔农贸市场门口这样,随便冒出个人,占块地就能收费的“山寨”停车场何其多啊!从繁华的商业地带海秀东路、解放西路到各个学校、医院、书店门口,大街小巷,只要稍有些人来人往的地方,恐怕都能见到它的影子。
这些“山寨”停车场还都十分“横”。其一,他们拿不出允许其收费的凭证,当然也拿不出正规的保管凭据,要么塞给你自制粗劣的小纸片,要么什么都不给。前不久南国都市报曾报道这样一事,一位车主泊车到人民公园附近,停车时没人来问,开车时就冒出来人向他收钱。车没出事也就罢,一旦出现车丢车毁事件,车主能凭那张粗劣的“纸片”维权吗?
其二,收多少费全由他们一口咬定,不由你分说。你要想抵制吧,可这些人几乎垄断了公共地面,你能把车放哪里呢?不交费弄不好人家把你的车随便刮一下也够你受的。
其三,这些人占道乱收费肆无忌惮。在府城忠正步行街东头入口北侧,城管部门在此设了三块明示禁止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的标志牌。但仍就有人常年在标志牌下大摇大摆地看管车辆,揽收停车费。不但如此,城管设立的“此处禁止停放自行车摩托车”的告示牌,被人蓄意地将“禁止”两字抹去,变成了“此处停自行车摩托车”。此种架式,让见者无不惊心。
海口对停车场所的收费是有明文规定的。据媒体报道,海口市物价局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海口共有34个专业停车场所经过物价备案。车辆停放收费都必须明码标价,在收费点设置物价部门统一印制的标价牌,公布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及举报投诉电话等。看管车辆者必须先取得停车场经营资格,再到物价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
然而大量无牌无证的非法“山寨”停车场为何能无视规定长期存在,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市民心里揣着二疑问:
其一,这些看管车辆的男男女女都是从哪来的?他们收的钱是全进了自己的腰包,还是也需要“进贡”或“分成”给谁。那么又是“进贡”和“分成”给谁呢?谁有权力批设他们如此收费停车?
其二,有关部门为什么长期对此种现象不闻不问呢?到底是存在监管空白,还是属于监管不力?到底是出于畏难情绪,所谓砸人“饭碗”的事情不好做,有关部门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自己也能从中谋利了呢?
一切收费都应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看管车辆者如果确属经济困难,有关部门应当帮助他们就业,获得生活来源。任由“山寨”停车场这样存在下去,危害大矣。它们分割交通要道、占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直接造成交通拥堵;它们保护的是一小撮人的“利益”,损害了市民的公共权益;它影响的不仅是城市的市容市貌,更是依法治市的形象。
山寨停车场的整治该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