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12月20日电 提到市政工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不会过多的留意。在很多人看来,路灯、道路、排水设施,都是一座城市应该具备的基础设施。但当我们遇到了下面的情况后,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了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
今年6月19日下午4点30分,我市出现了罕见的“白昼如夜”现象。10分钟后,原本在晚上7点左右才送电的主城区上万盏路灯将城市装扮得灯火通明。
今年10月份,有市民反映相山公园东门附近,相山路与幸福路之间的一段小巷因为没有路灯给周边居民夜间出行带来不便。一个星期之后,小巷的路灯亮了,行人再也不用摸黑赶路了。
上面的两个事例,是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倾情服务市民的缩影。近年来,我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经历大发展、大跨越的同时,也在以更多的人文关怀,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默默地奉献。
近年来,我市以城市道路建设为先导,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相继实施淮海路、濉溪路等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市道路面积共计754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9.40平方米。在道路建设改造中,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路灯、绿化、无障碍设施的铺设、港湾式站台的设置都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各种标识牌也逐步完善。
随着城市市政设施的日趋完善,怎样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成为了我市市政管理部门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市市政管理部门克服了人员少、任务重,点多面广、战线长等困难,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力以赴搞好市政设施的养护维修,检查井、雨水井的清挖和破损更换,立交桥泵站的检修和清淤,路灯亮化设施的检修和维护工作。确保了道路平坦、下水顺畅、路灯明亮,为广大市民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今年以来,累计完成维修调整人行道板约2100平方米,维修零星路面坑洞和人行道护坡边约720平方米;累计维修更换节能灯3250余只,处理护套线故障100多次,处理电缆故障140多起,更换电缆3400多米,路灯达到98%以上的亮灯率。
在做好日常养护和管理职能工作的同时,我市市政部门开展了市政设施集中维修工作。今年以来,我市相继完成了淮海路、濉溪路、博山路、古城路、相山南路慢车道、人民路东段3处下沉点、鹰山北路的道路路面及人行道维修改造工作,完成面积近1.5万平方米。完成了东外环与人民路交叉口至高速公路出口、市区混凝土路面和北外环铁路道口等混凝土路面的坑洞修补工程,完成修补面积约3300平方米。完成了人民路、濉溪路、翠峰路等12条城市主干道路人行道集中维修工作,维修人行道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在路灯维护方面,我市市政部门在保障路灯亮灯率的同时,还开展了过街灯维修、惠苑西路路灯改造工程、南黎西路路灯改造工程、城市照明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等工程,更换了部分锈蚀老化的路灯灯具,保障了景观灯的亮灯效果,同时提高了路灯远程控制的科技含量,强化了路灯故障的监控,为故障的及时处理提供了保障;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了小街小巷亮化工程,完成了友谊巷与相山路之间的一条巷道的路灯建设,同时对已建成的15条小街巷路灯进行了维护,保障了亮化效果,以实际行动让惠民工程惠及周边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