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城市规划的人都有一个梦想:建设最美好的城市,让人们享受快乐的生活。这个理想也是推动我科学规划、奉献社会的力量源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教授如是说。
吴志强教授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长期致力于可持续规划的研究与实践。他在科学研究领域探索创新,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
2004年,上海获得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权。吴志强联合同济大学多学科专家,组织了多专业协同的规划团队进行世博园区规划设计,在十家国际方案多轮竞争中胜出。他个人也被任命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总规划师。
五年多来,为了将世博园区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建设实验与示范的载体,吴志强组织跨学院专家联合攻关,推动多学科交叉协作,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广泛吸纳国际前沿成果的同时,他坚持在世博园区重大建设项目中自主创新,探索符合国情的可持续规划方法和技术,力图将世博园区建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示范,吴志强带领规划团队在世博园区开发和利用了十项最新技术:研发了通过风模拟改善建筑布局、遮阳和室外生态降温技术,现在可以做到在室外两米左右人工降温6℃;设计了LED照明技术,将最大程度地减少室外照明的能耗……这些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手段如果能够在全世界推广,将会对地球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多次对上海世博规划给予高度评价,并亲自推荐吴志强教授为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规划顾问。
吴志强在世博园区规划中,始终坚持和谐城市的理念,从历史、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推动园区建设走向和谐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他将世博会前、会中和会后统筹考虑,尽力减少大拆大建,降低建设成本、延续城市历史。一方面,在基地中保留了1.4平方公里住宅区,减少1万户居民拆迁并保护38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将江南造船厂等25万平方米近现代工业厂房更新为会展场馆和设施;另一方面,又将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世博村等世博项目与城市长远项目结对,满足上海长远发展功能需求,实现世博会后可持续利用。
美丽的城市,需要规划师描绘蓝图;灾难降临时,更需要规划师勇担社会责任。“5·12”汶川大地震发生仅三天后,吴志强就组织90余名多学科专家志愿者团队深入灾区,义务开展灾后安置与重建规划,并立下了军令状:保证在一周内完成临时安置点的规划。短短几天,吴志强和他的团队以顽强的毅力走遍了52个重灾乡镇,完成了包括4个市县共152个临时安置点的规划。随后,他又迅速投入了灾后重建的规划工作中,帮助灾区描绘更加美好的蓝图。他负责的《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汲取传统智慧,尊重都江堰山水格局和水利城市特点。他全力推进规划中大量运用测量成果,建立山、水、林、田环境要素信息数据库,完成区域山地风场模拟和灌区水利系统模拟,为都江堰规划方案科学优化和比选提供技术支撑。规划方案一次通过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该灾后重建规划很好地推进了土木、水利、测绘、防灾、地质等多学科协同的规划设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