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市民们耳熟能详的厕所英文翻译名称“WC”,今后可能将逐渐从视野中消失。昨天记者获悉,为进一步推动区域国际化进程,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近日联合发布了《长三角公共场所英文译写标准通则》,统一长三角地区公共场所英译规范。从今年10月份开始,包括“WC”在内的337条公共场所设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的英译方式将完全统一。
昨天,记者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处了解到,中文标识英译不雅、不规范的现象一直广泛存在。例如人们常把厕所翻译成“WC”,这实际上是厕所水箱water closet的英文缩写,但这种称谓是英美等国在一二百年前使用的,是一种很粗俗的表达方式。“WC”一词传入中国多年后一直未曾修改,实际上在国外早已被更为优雅的Toilet或Bathroom取而代之,而一些年轻的外国游客在中国上厕所时,也经常会看不懂“WC”的含义。
中文标识的翻译不当,还可能让外籍人士产生误解,如“残疾人电梯”有不少企业、单位都将它翻译成了“Disabled Lift”(残疾的电梯),正确的译法应该是“Accessible Lift”。标准处的负责人还介绍说,厕所上的性别标识,应当是一个身材笔直的男性和一个穿裙的女性形象,而目前我市有不少公共场所都将它改成了一个烟斗和一个高跟鞋,这也是不符合国际、国内标准的。
目前,我市质监部门尚未接到关于标识整改的书面文件,但专家分析认为,此次两省一市之所以联合发布《通则》,其目的在于营造长三角地区良好的国际化形象,从而更好地迎合明年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届时苏州也将迎来大量的外宾和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