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公厕年内全部换装明显指示牌

2009-11-11来源:中国(東八)标识资源网
核心摘要:南宁公厕年内全部换装明显指示牌

合理规划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地,让生活垃圾变废为宝;市区内主要公共场所和居民密集街区的公厕,应24小时免费开放;规范公厕标志和指路牌,方便广大市民和外地的游客……今年2月南宁“两会”期间,本报对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进行了报道,如今这些议案和建议有什么答复?11月5日至6日,南宁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部门对市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以来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检查。本报曾经报道过的议案和建议均有着落。

【环境】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计划年内开工

●代表声音:目前,南宁市的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堆肥为辅”,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95%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5%采用堆肥方式处理。这种处置方式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给市民生活也带来不少危害。

丁绍敏等市人大代表建议,合理规划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地,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立有效的监控体系,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详见本报2009年2月19日相关报道)。

●记者调查: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南宁市市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1200吨,年44万吨,即人均产生垃圾量为0.46公斤/天;2007年总量约49万吨,人均产生垃圾量为0.52公斤/天。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为8%左右。而2006年底投入使用的南宁市主要的垃圾处理厂———城南生活垃圾扩建填埋场,处理能力为1200吨/天。

●南宁市城市管理局答复:南宁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目标将从目前的“填埋为主、堆肥为辅”逐步过渡到“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并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作为今后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正在组织开展两项采用新技术工艺进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比如采用“焚烧发电”技术进行生活垃圾处理,计划年内开工建设。采用“水解还原”技术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利用处理,计划年内完成项目前期工作。

另外,在南宁市部分条件成熟的小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今后将逐步在南宁市各小区推广。

【公厕】市中心公测尽量延长开放时间

●代表声音:每到晚上11时后,南宁市大部分公厕几乎都是“铁将军”把门,这给内急的“夜行一族”带来了诸多不便。

严伟康等10名代表提出“城区内公厕24小时免费开放”的议案。建议对城区内主要公共场所和居民密集街区的公厕,实行24小时全天候向社会开放;增加对公厕管理的财政投入,加强对昼夜开放的公厕的内部管理;严格按国家建设部要求,强化对新区公厕的规划和建设(详见本报2009年2月20日相关报道)。

●记者调查:近日晚上,记者在民族大道、建政路、新民路和园湖路等南宁市部分主要路段看到,沿路的公厕开放时间多为凌晨5时30分至晚上11时,只有少数几个公厕开放到晚上12时。

居民们表示,希望有关部门能考虑多开放几个全天公厕,或延长公厕的开放时间,这不仅能解决行人的如厕问题,也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

●南宁市城市管理局答复:目前,南宁市共有公厕191座,其中有75座是星级公厕。南宁环卫公厕没有实行24小时开放,一般在晚上11时关闭,部分繁华街道延长至晚上12时。

未能实现24小时开放的原因有多种,比如经常有人将公厕的设施盗走、损坏,公厕清洁卫生需要时间维护等。

针对公厕开放时间问题,目前已要求各城区(开发区)环卫站根据公厕使用情况,如市中心等地方尽量延长公厕开放时间。同时,将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建议加大对公厕管理财政投入,增加公厕管理人员,延长繁华街道的公厕开放时间。此外,研究公厕24小时开放后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公厕的管理工作。

今年内公厕全部换上明显指示牌

●代表声音:公共厕所是解决人们外出时“内急”的场所,但南宁市绝大多数公厕附近,如路口、巷口和街道两侧(50至100米范围内)没有设置明显的指示牌。

严伟康等市人大代表建议,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摸清公厕标志设置的情况,然后尽快在公厕附近设置明显的、统一的、符合国家《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规定的公厕标志和指路牌,以方便广大市民和外地的游客(详见本报2009年2月20日相关报道)。

●记者调查:昨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公厕发现,星级公厕人文关怀浓厚。比如,在南宁火车站与南湖广场内,分别有一个环保型星级公厕。在星级公厕的近门口处,都设置有一个电子显示器,以方便市民读取时间、入厕人数和厕所使用等信息。

但在人流密集的闹市,则存在寻找公厕难、公厕标志缺失或不明显等问题。特别是在人流量大的朝阳广场,仅有两处公厕,其中一处设在在广场外围,另一处较为隐蔽,淹没在众多营业场所中。而在民族广场,虽有公厕指示牌,但被树枝和报刊亭招牌挡住。

●南宁市城市管理局答复:目前,南宁市已在部分主要干道和公共场所设置了公厕指向牌。但随着南宁对外影响力的日趋增加,国内外游客不断增多,公厕指向牌已逐渐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而且国家已制定了新的标准。

针对这种情况,该局自今年5月起,就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厕指示牌设置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待报市政府审批后,今年内按照新的标准,全部更换新式的公厕指向牌及标志牌。

【养老】积极推行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公助”

●代表声音:没有配卫生间,没有足够的活动场所,护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1名护理员护理10位老人,没有医疗服务……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让人忧。

罗山宁等11名代表提出建议,尽快出台办法规范养老机构(详见本报2009年2月21日相关报道)。

●记者调查:南宁市在1998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是国内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之一。据统计,2008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97.87万人,老龄化率高于全国12%、全区13%的比例。

目前,南宁市有民办养老院31家、床位2000张,公办养老机构有14家。一些民办养老机构存在的隐患较多:没有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设备硬件条件,没有一定素质的管理、护理人员,没有合理的收费标准等。

●南宁市民政局答复:今年年初,民政部门组织有关方面专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入细致的专题调研,以此加快《养老机构管理条例》制定进程。在国家新政策出台前,南宁市草拟或制定管理办法的条件暂时还未成熟,但将根据目前全市养老方面的现状,多做调查研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情况,一旦国家新政策出台,尽快制定实施意见。

同时,将积极推行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管理方式,推进居家养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福利机构等,并积极协调卫生部门,将民办养老机构中相关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行业管理。

下一篇:

河北省标识行业协会第三届第六次会长会议胜利召开

上一篇:

天水市领导督查麦积山创5A景区整改情况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signage@qq.com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