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大桥桥堍的交通指示牌指示不清。”11月9日,市民陶老先生反映,锡城有些路段路名标示有误,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条匝道两个路名根据他的指点,记者来到运河饭店附近,看见路旁的蓝色交通指示牌上,标示往北是梁溪路、梁清路,往东是运河西路,而连接两处的匝道标注为“运河西岸北匝道”。但就在不远处的该匝道路口,指路牌却又标注该路名为“开源大桥北匝道”。“一个匝道两个路名,容易混淆。”陶老先生认为,“这个匝道在开源大桥下,叫开源大桥匝道比较合适。”
一条支路也有俩名在广电大厦东边的一条支路上,路中间的交通指示牌上标示着开源大桥至梁溪大桥的一段路为“联结路”。对此,陶老先生表示疑惑:“那段路过去一直叫湖滨路,连两边门牌号码至今都是‘湖滨路xx号’,怎么现在改名叫联结路了呢?”
市地名办人士告知原委,那段路的路名的确应为湖滨路,但在建造开源大桥时,规划部门将其改名为联结路。为此,他们已和有关部门交涉过,认为该路不能改名,因为该路段附近众多企业的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和居民身份证上的地址都是“湖滨路”,如果改名,这些证件都要“返工”,显然不合理。
乱标地名投诉不断地名乱叫并非偶然现象。从市地名办获悉,几乎每年他们都要接到10余起市民反映错标、乱标地名的电话,近几年随着道路桥梁建设的增多,这类投诉也呈增多趋势。如新区有条路建好后就标注为“春晖路”,与锡山区的“春晖路”重名,经地名办提示后,才改名为“春阳路”。
为何还会出现如此多的“地名紊乱症”呢?有关人士分析,一是有关单位命名法规意识薄弱,而现行法规操作性又不强;二是指路牌多头管理,如一般道路指路牌由市政管理,背街小巷路牌由城管管理,交通指示牌又由交巡警管理,发现地名标注有误,市地名办只得一一告知有关部门,而要改过来,短则几星期,长则数月。“目前无锡市正在制订相应的地方法规,新法规出台后,执法部门可责令限期修改,到期不改的,可进行处罚。”有关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