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湿地生态保护 体现科学规划发展
——浅析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
胡郭睿
张掖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河西地区其他城市相比,突出一个特征就是水多,因黑河水滋养,地下水资源相对富集,本身就是座落在湿地上的城市。昔日古城“一城山光、半城塔影、连片苇溪”的生态景观被赋予“塞上江南”的美誉。但张掖地处西北,祁连山北麓、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其湿地存在的意义远大于全国其它地域,湿地保护的难度和建设也相对较大。
规划建设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区范围东至张靖公路、西至国道312线、南至规划北二环路、北至谢家湾,面积约8000亩。公园紧邻城区,属黑河流域的天然湿地,这种位于城市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大面积湿地在全国来讲也比较少见,鸟类和动植物丰富,因此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湿地景观,彰显城市特色,其建设的意义也更加突出。
一、功能定位的理解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可定位为西北地区高原湿地的典范,全国人民了解张掖湿地的科普中心,公众回归自然的旅游胜地,提升城市品位的一张名片。
二、建设目标和优势
要处理好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水资源保护,保证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积极保护并挖掘张掖“塞上江南”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突出景观特色,以兰州——敦煌一线的旅游市场为依托,建设高品质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将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景观资源丰富、科普宣教设施完善、休闲娱乐条件优越,西北地区独特的国家湿地公园,彰显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
1、补水蓄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和水源涵养工程的实施来确保湿地水量,并力求达到水体自动循环。重点对目前湿地萎缩退化的部分湿地,通过实施水源涵养、引水入城,将黑河水自城东芦苇池引入北郊湿地内,综合利用水务部门提出的自盈四支一分支引水的方案,一是解决北郊湿地补水,二是解决湿地下游三闸等乡镇农户的灌溉问题,三是防治湿地生态退化和盐碱化发展。
2、栖息地修复。由于部分湿地萎缩和退化,部分湿地围垦现象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影响了湿地生态平衡。对水禽栖息地修复要通过局部开挖或堆土,适当设置一些浅滩和缓坡,或形成鸟禽栖息岛,恢复湿地水生植被等措施,恢复和改善栖息地环境,增加鸟禽种群和数量。
3、植被恢复。目前北郊湿地内生态恢复良好,野趣明显,但韵味不足。作为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景观的单一,会造成鸟禽栖息地的单一和鸟禽数量的相对较少,而鸟禽又是湿地的灵魂。一是通过生物围栏封育。沿湿地四周建设乔、灌、草结合的紧密型宽幅植被带,以达到护岸固土、减少扬尘的作用,同时形成湿地绿色景观。二是湿地植被带建设。在湿地核心区建立滨水植被带,既有利于降解污染,保护水质,发挥湿地功能,并给人们提供休闲、旅游之地。
4、强化科普宣教,实施建设性保护。在保护湿地原生态的基础上,恢复湿地类型的多样性,湿地景观类型除了“水面+池塘”模式,也可在游线两侧拿出一部分地块,展示西北旱寒区的一些湿地类型,并与湿地植物园建设紧密结合,使游客既接受湿地知识教育,也能现场体验和感受不同的湿地类型。可采取石刻、标牌标识等手段,丰富科普宣教说明,进一步强化湿地范围内的科普宣教功能,增强湿地的体验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使游客全方位了解湿地。
四、湿地公园核心区建设
1、生态建设。引入人工湿地景观,保护、修复自然植被,设立鸟禽保护区、觅食区和栖息区;合理设置湿地景观区、鸟禽观赏区、湿地生态教育基地等区域,将大片低洼易涝农田、养殖水面逐步恢复改造成河道、湖泊、滩涂等湿地地貌,形成独特的“湿地、水域、芦苇塘”的地貌。
2、景点建设。尊重现状、保证固有景观,加强植被多样性(湿地植物)配置,在不同的水域配置不同的湿地植被群落,以丰富湿地景观内容。规划建设湿地休闲广场,旅游服务中心等区域服务、休闲设施;考虑建设水车、荷花塘、观景台等景点,种植乔木和水生植物,恢复“水塔”等历史建筑,再现“半城芦苇”的景观;规划水道、开辟原生态水上湿地游线,实现荡着小舟游湿地的美景。
3、构筑基础设施。重新调整湿地的游步道系统,在确保湿地公园的可进入性的前提下,取消仅靠张靖公路西侧的一段马道,恢复沿路湿地景观。在湿地景区内配套相应的基础服务设施,如停车场、访客中心、游船码头、灯光音响系统等,为游客游览提供方便。同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将生态建设要素融入其中。
4、建设湿地博览园。建设内容包括湿地观光、科普教育、戏水乐园的湿地博览园,可作为生态湿地的示范景区,开展系列公共活动。
5、建设生态农庄。对现状处于湿地范围内的新墩镇流泉村、乌江镇谢家湾村以及三闸镇三闸村的部分村社依托湿地进行集中成片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改造,充分发挥生态休闲、旅游服务的职能,改变湿地保护范围内农民的生产经营方式,依托农户自行开展农家乐建设项目,例如生态渔庄、茶园等,解决退耕农民的生活问题。
6、旅游产业开发。进一步发挥和利用湿地的旅游资源,将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张掖旅游的“后花园”,让旅游带动周边居民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周边居民对湿地影响,提升居民对湿地保护的意识。建议能充分借鉴丽江拉市海国家湿地公园旅游产业的开发和对城市发展发挥的重大作用,拉市海湿地为丽江的旅游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丽江古城戴上“世界文化遗产”和“高原水城”的桂冠。
通过湿地保护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再现历史上“半城芦苇半城塔影”的城市特色,建设生态张掖,打造生态家园,促使城市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也希望北郊湿地能严格按照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要求,切实发挥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功能、肾功能、宣教功能,使北郊湿地的生态系统日趋完善,真正保护好、管理好、发展好张掖国家湿地公园这块大自然和祖先留给我们的“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