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正在积极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不过,笔者在生活中却发现,仅仅在“双语标注”上,武汉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努力改进。
一是中英文双语标注工作不够全面平衡。虽然街道、公共服务场所有双语标注,部分景区配置了一批有旅游指导性的景点标识路牌、指示牌和服务资料等,但部分特色街道,像吉庆街、首义园文化街、户部巷小吃街等,还缺乏充分的英文介绍,不便于外国游客了解文化背景。
二是有些双语标注不统一,甚至错误百出。如:“东湖”,有的翻译为“EAST LAKE”,有的翻译为“DONG HU”。在旅游定点饭店,将“螃蟹”错译成“crad”(应为“crab”)印在菜单上等。
三是缺乏双语传播媒体或双语版本。至今,很难发现武汉媒体(电视、报纸、杂志、网站等)上有双语传播。有的网站有英文版本,更新也十分滞后,没有提供充足的有效信息。
鉴于此,本人建议:
一是分步实施,按照先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后一般行业、一般区域的原则有序推进,进行双语标注;
二是将推进双语标注和引入商业机制结合起来。如将街道双语标注和汉货精品宣传结合起来,使城市形象和企业名片相得益彰;
三是必须对双语标注质量进行把关,以免适得其反、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