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了《文化名城战略“四个名城”建设实施意见》和《东莞城市形象总体规划工作方案(2011~2015)》,这标志着“四个名城”建设和东莞城市形象推广工作,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据悉,东莞市将联合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在北京策划、举办“中国城市形象论坛”,以正式向全国发布和推广东莞城市标识系统。此外,今年还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广泛推广。此外,为防止标识被滥用、冒用,东莞将对城市标识申请商标注册保护。
新标识将申请商标注册保护
经过一年的广泛讨论和深入调研,东莞市于今年1月正式确立了以莞香花为设计原型的东莞城市标识系统。联席会议昨日审议通过了《东莞城市形象总体规划工作方案(2011~2015)》。
据该《方案》透露,东莞将强力推广使用城市标识,目前清华大学东莞城市品牌形象课题组已编制《东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即将印发市直各部门、各镇街参考使用。
会议要求,市内各级各部门要在日常办公、公务活动、市政建设等方面广泛使用标识。同时,为了防止标识被滥用、冒用,东莞将对城市标识申请商标注册保护。
此外,东莞拟于近期联合清华大学城市品牌研究室,在北京策划举办“中国城市形象论坛”,正式在全国发布和推广东莞城市标识系统。
东莞城市标识昨推广
焦点一:
政府部门要带头使用
《方案》透露,市内各级各部门在日常办公中带头使用城市标识,大力推荐使用城市标识,并在今后的公务活动中统一使用并积极对外推介城市宣传口号和城市标识。
此外,在市政设施、市内主要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中广泛使用城市标识。
焦点二:
成立东莞市形象管理委员会
东莞将成立东莞城市形象管理委员会,由固定机构和团队进行专业化的城市形象统筹管理。接下来,还将制定东莞城市形象传播年度计划,并将市直各单位、各镇(街)的相关亮点活动纳入整体传播中。
据方案透露,城市形象传播今年列入东莞市领导干部培训课程。同时,将邀请国内外城市形象传播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资深媒体管理者、文化名人等,组建东莞城市形象智囊团。
东莞标识口号要打响国内外
今年的重点是在东莞范围内广泛传播城市口号和标识,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重点城市推广东莞标识和口号。明年将进一步维护和提高东莞在市内乃至珠三角范围内的城市品牌美誉度,同时积极向国内一线城市推广。
2013年,以国内推广为主,同时开始在日韩、东南亚等亚洲地区进行传播。2014年,全面提升东莞在国际、国内的城市好感度。2015年,全面提升国际、国内目标人群来东莞的投资、旅游和就业意愿。
新闻链接
“四个名城”实施意见通过
昨日,东莞市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审议并通过的《文化名城战略“四个名城”建设实施意见》,具体的包括:《东莞市建设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东莞市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东莞市建设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东莞市建设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实施意见(2011~2020)》。
东莞计划用10年时间建设四大名城,并于去年出台了《东莞市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此次出台的四大实施意见是规划纲要的具体化。
全市文化工作会议昨召开 东莞将投50亿元建四大“名城”
本报讯 (记者张颖妍、喻莉萍)“文化名城建设的战略部署已经敲定。一年10个亿要用好。”在昨日召开的2011年全市文化工作会议上,东莞建设文化名城的规划有了进一步明晰的实施意见。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强调,今年是东莞实施文化名城战略的第一年,文化名城建设要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
昨日,“四个名城”具体实施方案已在党政领导班子联席会议上通过。记者发现,50亿元对“四个名城”的投入各有侧重。其中“全国公共文化服务名城”、“全国现代文化产业名城”这两个涉及到民生与产业发展方面的名城建设计划安排资金最多,达16亿元。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计划安排资金13亿元,“岭南文化精品名城”建设则每年安排一亿元。
将以项目优劣来确定落实资金
市委书记刘志庚去年透露,东莞连续5年每年将投入10亿元用于公共文化领域的建设。昨日,李毓全解密了落实这笔资金的基本原则——“根据项目优劣来考虑”。
“50亿不是个小数目,一定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花出去要有市民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李毓全鼓励各镇街多想方案、积极申请,争取能充分利用这笔文化建设资金,“政府花庞大一笔资金去支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在提及“打造近代史文化品牌”时,李毓全一再强调东莞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极宝贵、不可再造的旅游资源。李毓全表示,“十二五”期间,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一定要“加以保护、着力开发、完善配套、广为宣传”。他很有信心地说,“不用说全省,就算是打造成全国品牌都有可能!”
注重新莞人和弱势群体文化服务
副市长严小康透露,在今年年内将实现全市镇街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全覆盖,并制定出台《东莞市重点发展得文化产业门类》等,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15%以上。此外,东莞今年还将编撰《东莞民俗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籍,重新组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东莞歌舞团。
在今年东莞文化建设的八个重点工作中,记者注意到,有好几项都关注了对新莞人的文化服务。严小康表示,“对于广大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要建立文化低保项目,开展‘文化扶贫’工作。要实施新莞人文化服务工程。”另外,低收入新莞人、当地村(社区)低保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可以开展送报刊图书、演出、电影、展览、讲座、收看广播电视等免费或补贴。
李毓全也表示东莞的文化建设要以群众普遍受惠为方针,争取用3~5年实现市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全覆盖,主城区建成“十分钟文化圈”,镇村建成“二十分钟文化圈”。
部分镇街今年文化建设规划素描
莞城:今年重点筹备建立当代艺术中心,同时做大做强创意产业。
松山湖:重点发展与玩具、服装、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相关的动漫衍生产品。
长安:争取每年投入1亿元用于文化建设。
大朗:继续打造“书香社区”,每年从集体收入中提取不少于8%的资金作文化工作经费。
南城:进一步加大对艺展中心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