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见景观,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这是青岛市铁路两侧环境整治确定的工作计划。昨天上午,青岛市铁路两侧环境整治指挥部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了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市政府关于成立青岛市铁路两侧环境整治指挥部的文件精神,介绍了《青岛市市区铁路两侧环境景观整治规划方案与城市空间规划研究》的有关规划设计要求。
1指挥 多单位联合成立指挥部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青岛市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工作是我市“视觉污染”集中整治行动的统一部署以及“建好大交通、做好风景线、办好世园会”的总体要求下开展的,也是市委、市政府加快我市空间资源整合、功能布局优化、基础设施改善,铁路运营环境提升,全面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快速推进项目实施,市政府组成了由我市建设、规划、执法及沿线区政府、济南铁路局等单位组成的指挥部。
会上要求,在整治工作中坚持规划引导,抓好组织实施,充分体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发挥本土优势”的要求,延续青岛市的总体建筑风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同时实现我市铁路两侧环境“一年见景观,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2规划 31公里规划已完成编制
记者从市规划部门获悉,铁路两侧综合整治规划已编制完成。在规划编制前,规划部门对青岛火车站至城阳火车站全长31公里铁路线的可视范围进行了全程景观录制和摄影,保留了完整的影像资料,为精细化的规划设计取得第一手资料。规划中,突破单纯的环境整治范畴,从整合城市资源、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环境景观和缩小城市南北差距等层面综合统筹,进行规划编制。
根据近期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市区铁路沿线土地利用的调查,本次规划范围内共涉及用地2975宗,总面积74平方公里。按照城市用地分类标准,铁路沿线现状用地由城市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组成。
铁路两侧居住总人口为27.43万人。其中,市南区段居住人口5.6万人,市北区段居住人口5.21万人,四方区6.64万人,李沧区6.5万人,城阳区3.49万人。
在道路方面,穿越铁路的道路共有 28条,道路总长度为304.18公里。其中,主干道35.99公里,快速路27.7公里,支路80公里,次干道160公里。
3内容 七大行动打造景观视廊
此次综合整治的总体内容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是集中拆违改旧,提高建设标准。拆除违法建筑,在有条件的区域直接改为公园绿地;改造整修沿线旧建筑外观,并结合立面改造增加外窗隔音和外墙保温,同步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二是大规模增加绿地,改善绿化景观。利用闲置土地及零散空地,增加绿地和开放空间,改善沿线居住环境。通过更换种植土、增加喷淋设施等手段提高绿化成活率;增加种植层次,优化不同季节的绿化效果;利用高大乔木有效遮挡铁路沿线的工业仓储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
三是打通改善景观视廊,丰富环境景观。通过沿线改造区段的空间界面控制以及透空围挡的设置,引入山、海、城、河景观,丰富铁路沿线的环境景观层次。
四是完善片区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结合沿线旧城、旧村改造以及老企业搬迁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沿线城市功能,整治城市道路、绿地景观。
五是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建筑风格,体现本土特色。海泊河以南、铁路以东区段多为低层建筑,原则上以欧式建筑风格为主进行改造整修,同时,重点对沿线铁路车站进行专项改造,增强欧式建筑构造元系,完善现代交通设施配套服务功能。
六是优化城市环境色彩体系。沿线近中景的围护设施宜采用灰色(或蓝灰色),视线范围内的低多层建筑采用红瓦黄墙;清洗高层建筑外立面,注意外墙的公建化处理。总体形成以红瓦、黄墙、绿树为背景,以灰色为基调,以白色动车为动态点缀的铁路沿线环境色彩体系 。
七是清除视觉污染,完善公共导向标识系统。拆除违法及有碍环境景观的广告,结合功能区和行政区划分,增加符合国际通用标准的公共导向标识系统和设施。
4重点 全线塑造一百多个节点
市南区:通过对区段内的建筑(包括翻新、改造、装饰建筑立面、保护建筑保留等)以及围挡的改造和完善,创造温暖、轻松的居住氛围,体现青岛老城区的居住风貌。
市北区:通过对区段内的绿化(包括空地、隔音屏缺口等适合增绿和需要改造的绿化系统设计)、建筑以及围挡的完善,塑造体现青岛特色街区和港口(如邮轮母港)的海洋文化特色。
四方区:以工业建筑的整治为重点,加强绿化和景观设计,结合旧工业厂房设施的利用和改造,体现该区工业的特色和气息。
李沧区:也以工业建筑整治为重点,丰富沿线的近景绿化。
从青岛火车站至城阳火车站,共确定了一百多个重要的节点,包括大港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国棉八厂烟墩山以及娄山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