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第四至第六部分明确提出了“提升产品质量,打响旅游品牌”、“加快项目建设,提升产业效益”、“健全交通网络,确保旅行畅通”的三项主要任务。这三项任务是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性任务,对全市旅游发展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品牌景区是吸引游客的“航母”。众所周知,旅游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游客追新猎奇、求乐求知、求健求美,让生活更美好。一个成型的旅游产品必须同时具备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如果你只有山水、文物等原生态的资源,而没有交通、住宿、餐饮、通讯、市场营销、接待设施和服务设施,游客不来还向往,一看就后悔,负口碑效应会放大。资源只有按照国家A级景区标准经过锲而不舍的打造才能转化为旅游产品,经过持之以恒的市场营销才能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景区提升成为市场份额大的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区。张家界、云台山、武夷山等景区成功的经验表明,从旅游产品到旅游品牌要经历一番艰苦奋斗,品牌景区不是自封的,而是市场检验、认可的,是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景区。因此,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资源优势,结合全国、全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旅游定位,提出了打造精品景区和线路的“11411”工程:即做大做强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建成年接待游客过二百万人次,门票收入上亿元的景区;倾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扩大伏羲庙景区规模,实施卦台山、大地湾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建成年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门票收入过5000万元的景区;重点培育西安—天水—兰州—敦煌“丝绸之路”旅游线、炎帝陵—伏羲庙—卦台山—大地湾寻根祭祖旅游线、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木梯寺石窟艺术走廊旅游线、桃花沟—放马滩—植物园—街子温泉—清水温泉—云凤山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线4条精品线路;积极培育街亭—姜维墓—木门道—天水关—祁山堡三国历史文化遗迹旅游线;逐步形成天水—陇南—九寨沟—甘南—临夏—兰州—平凉—天水旅游圈,将天水建成连接陕甘川的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全力推进麦积山石窟和水帘洞景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把麦积山景区建成全省旅游示范区,把武山县建成全省旅游示范县,把麦积镇、洛门镇、大像山镇、陇城镇建成新型旅游名镇。实施该工程,既突出了发展重点,也兼顾了长远发展,为打造品牌景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旅游项目建设是支撑。项目是聚集资金、技术、人才多种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实践证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结构升级,就是抓发展方式转变。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载体,更没有发展后劲。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我市旅游项目开发滞后,投入不足,部分景区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任务还没有真正完成,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还有很多欠账。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按照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和市场导向,以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旅游服务条件为切入点,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带动天水旅游加快发展。
一是实施好重点景区的改造提升项目。积极开展麦积山景区扩面规划工作(由现在的215平方公里扩大到450平方公里),实施好麦积山景区世行贷款项目,加大招商引资,配套完善服务设施,丰富旅游项目;积极实施好城区北山生态环境治理开发项目,扩大伏羲庙景区规模,推进伏羲庙、卦台山、大地湾景区开发建设;实施好玉泉观景区的扩展和改造工程;加快南郭寺景区邓宝珊纪念馆扩建等项目实施和隋塔地宫开发保护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大像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建设好大像山水上公园和仿古一条街项目。
二是实施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抓住丝绸之路线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遇,实施好水帘洞—拉稍寺文物保护项目和4A级景区创建工作;做好伏羲公祭大典、武山旋鼓、清水道教音乐、秦安小曲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继续做好具有我市地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三是实施好生态休闲度假项目。加大宝天、天定高速公路沿线生态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启动实施沿线森林公园度假村、高尔夫球场、休闲会所、洗浴中心、专业旅游村、漂流、无线电定测向、培训等生态休闲项目,丰富夜间旅游产品。建成关中西部、秦岭北坡一流的“生态旅游景观长廊”和“休闲度假胜地”。进一步扩大景区容量,建成集田园生活体验、美食、游览、洗娱、度假、自驾营地于一体的四季旅游目的地。全力实施好麦积区朱家后川、麦积村农家乐改造提升项目;加快清水温泉生态游乐园建设速度。
四是实施好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实施好中华始祖文化园建设和伏羲城四期,清水轩辕文化产业园,张家川民族风情园,天水汉唐艺术苑,天水雕漆博物馆等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和特色旅游商品项目的建设进度。丰富文化旅游演艺,提升《伏羲颂》、《麦积圣歌》等剧目的质量,不断创排推出新的旅游歌舞剧目,逐步实现常态化演出。
五是实施好高星级旅游饭店建设项目。到“十二五”末,全市实施旅游项目90个以上,总投资160亿元,星级酒店总数达到50家以上,星级宾馆床位接近1万张,非星级宾馆达到200家,拥有床位1.5万张;A级景区总数达到40个以上,其中5A级景区1个、4A景级区10个、3A级景区10个、2A级景区19个;全市各类旅游厕所达到180座。
三、旅游交通建设是保障。在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交通是旅游者从居住地向目的地实施旅游活动的前提,旅游交通设施的可进入性、网络化程度以及技术等级的优劣,对吸引客源、开发旅游资源、组织旅游线路以及营造旅游大环境至关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状况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和必要条件。特别是旅游业对交通的依赖性更紧、更强,可以这样说,没有便捷的交通就没有发达的旅游产业。长期以来交通一直是制约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国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规划和支线机场的迁建,天水将会迎来旅游发展的一个春天。
一是实现旅游大交通畅通。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天水火车站停靠、始发旅游专列,方便游客出入;全力配合实施好天平铁路、宝兰铁路客运专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尽快实现宝天高速城区过境段年内通车,确保天定高速6月底前完全贯通,认真做好天平高速公路及天水连接成(县)武(都)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打破我省东部入川公路瓶颈。加快天水机场迁建步伐,进一步完善现有机场通导设施,运营好西安=天水航班,并适时开通天水至成都、重庆、上海、天津、广州、敦煌等国内热点旅游城市航线,构建比较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到“十二五”末,高档旅游客车拥有量达到400台。
二是实现景区点之间交通畅通。以A级旅游景区点为连接点,积极规划建设秦州-麦积-清水-张川-秦安-秦州、秦州-麦积山-曲溪-李子园-天水关-木门道-秦州和秦州-秦安-甘谷-武山-秦州大环道,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市域内三大旅游交通环线。加快建设A级旅游景区通往高速公路的快速旅游干道,确保到达景区点旅游交通畅通便捷。逐步开通市区和县城通往A级旅游景区的公交专线车。到“十二五”末,旅游公交专线车拥有量达到200台。
三是实现景区内部交通畅通。加快改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内的旅游环道,提升我市精品景区的交通通行能力。加快建设和完善与景区相协调的游客步道,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深度。加大旅游景区内环保车和游览车投放力度,实现旅游景区内交通无缝隙连接。到“十二五”末,景区环保车达到100台。
四是完善旅游交通配套设施。做好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天水站旅游集散中心的规划建设,健全宝天高速及城区过境段、天定高速服务区的交通标识标牌和旅游咨询服务处,进一步完善交通节点和A级旅游景区的游客中心、应急救援、医疗救助、投诉受理、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便捷、舒适、优质的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