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顺德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开始与同一个名字建立联系。顺德工业设计园改造、美的总部大楼室内外导向标识设计,这些都是张建民及其团队的杰作。而这时,他入驻顺德才只有两年的时间。
如果跳出顺德,你还会有更大发现,张建民的设计烙印在更多的城市随处可见。国家体育场(鸟巢)系统深化设计、深圳设计之都创意园、江苏太仓LOFT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都可找寻到他的设计风格。凭借在工业设计领域二十余年的坚持,张建民独到地将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融入城市公共领域设计,使得他的设计之路散发出与众不同的迷人光彩。
工业设计融合平面设计
华人平面设计百杰、广东省十大青年设计师、国家体育馆及上海世博会标识系统设计者……中世纵横总裁张建民的头上顶着一连串的荣誉光环。谁又能想到,他的工业设计创业之路也曾一波三折。
大学毕业后,科班出身的张建民四处追寻实现工业设计梦想的沃土,足迹遍及东南沿海城市。1994年,张建民在深圳创办了自己的工业设计公司,开始走上工业设计创业之路。
而彼时中国的工业设计市场尚不成熟,工业设计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够完善。十年间,张建民迫于生存压力,两次转型进入平面设计,以积累资金,再度重回工业设计行业。
转行平面设计实属权宜之计,张建民却做出了不菲的成绩。他在1998年被评为“华人平面设计百杰”。张建民介绍心得时表示,“是在用工业设计的思路来做平面设计”。
在他看来,工业设计强调经得起理性推敲,平面设计强调整体效果,两者可以很好地融合,产品的独到性与差异性就突显出来了。在他以后的项目设计中,很大程度上都运用了两者相结合的元素。
希望的曙光出现在2003年。那一年,张建民迎来自己追寻工业设计发展之梦的转折点——为深圳地铁标识系统做设计方案。多年来的孜孜以求,和对工业设计的切身感悟,让张建民在这个设计方案的具体运作中,找到了突破口。
深圳地铁标识系统采用开创性的设计,不同站点采用不同设计风格。以地铁站点座椅为例,科学馆站采用的是电脑键盘的造型元素,大剧院站则是将黑白相间的座椅做成钢琴琴键。这些一站一景的设计特色,曾让外国游客在深圳本地论坛上热议了好一阵时间。
首次将工业设计思想导入地铁市政项目就大获成功,使张建民在导向标识设计领域异军突起。早于深圳开通的广州地铁也前来取经。随后几年间,张建民连续中标成都、武汉、无锡、东莞等城市地铁项目的导向标识系统设计。
香港亚洲博览馆、北京2008年奥运主场馆——鸟巢的标识系统项目、天津奥体中心、北京南站、上海世博会等大型项目先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在鸟巢标识系统的指引下,9万多观众5分钟内入座。张建民开启了自己的工业设计黄金时代。
公共设计彰显文化特色
同为城市地铁标识系统,深圳与广州体现出的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前者展现的是年轻、有活力的个性,后者体现的则是厚重的历史感。张建民曾坦言:“任何城市沉淀下来的东西都是唯一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怎样提炼元素概括地域文化和特色,把这种唯一性体现出来。”
北滘的城市形象logo就是从“滘”字演变而来。从字面上理解,滘是小溪交流会错的地方,在珠三角以此命名的地方不在少数。但在张建民看来,这个logo只有北滘才能承载得起,因为北滘的古名为“百滘”,地方文化特性更为明显。
南海狮山镇的城市形象logo同样是中世纵横的作品。“狮山并没有山,它是山岗丘陵地带,引申出来的就是青山绿色。”张建民说,整个logo图案用色也以此为主,色泽清新,寓意是山与水的结合、山水汇错的地方。
这种凸显文化特质的理念,同样被运用在对创意产业园的改造设计上。深圳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的成功改造,成为以非建筑手法改造产业园的样板。在张建民看来,设计之都是人力智慧的体现,可以体现这一点的是大师的图像。张建民在建筑物墙壁上排列了数万片不锈钢金属片,通过拉开一定距离后观看,达·芬奇、爱因斯坦、爱迪生和贝聿铭头像的层次和效果就可清晰地显现出来。
“当时也考虑过用建筑手法进行改造,但成本非常高,也不是我们所擅长的。就在视觉上融入平面设计理念,加入能表达创意园属性的东西”,张建民回忆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非专业的设计思想,却有效摆脱了建筑行业原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成功地将一片旧厂区化腐朽为神奇。且相比建筑手法改造,所用的成本更低。
这种奇迹同样在北滘上演,顺德工业设计园的改造设计也是出自张建民的手笔。这次他选用的是围棋元素,以园区地面为盘,建筑为子,通过黑与白的自由组合,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创意智慧汇聚。
海南国际创意港、江门蓬江区创新创意产业发展中心等项目改造招标也被张建民的团队一一夺得。海南国际创意港的设计方案已经提交,整个外观设计看似一个庞大的地球仪,海南岛位置被做成LED投影屏幕,可进行信息播报。
值得一提的是,张建民的设计将与顺德这片土地建立起更多的联系。大良、陈村等地的城市形象logo目前正由中世纵横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