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识资源网2012年8月7日讯:“From”写成了“Form”;该用“is”却成了“are”;意式风情区的著名雕塑“花仙子”的作者黄剑,其中“作者”一词翻译成了“Author”,但应该用“Sculptor”(雕塑者);而在意式风情街文化博物馆前的英文告示牌中,同学们挑出来4处错误……这些拼写或者语法错误,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这座城市的脸面。今年暑假,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系的大学生们组成“外语标识纠错团”,充分利用语言方面的优势特色,以“净化语言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主线开展市内旅游景点外语应用纠错活动。
五大道、小白楼、意大利风情街、天津自然博物馆和周邓纪念馆等著名游览场所,纠错团的同学们都认认真真琢磨这些旅游景点的英语标识,大至长段专题中英翻译,小到广告牌上的英文单词拼写,他们都认真记录、仔细推敲,并第一时间将知道的错误翻译反馈至相关部门。
而在昨日天津外国语大学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术语学建设暨术语规范化研讨会”上,众多学者也呼吁,认真对待城市中的“标识”“警示”用语,在翻译过程中不能词对词地僵硬化死译,否则不仅是闹笑话,甚至会误导大众。与此同时,网络用语、新词语,比如“亲”“宅”“屌丝”等新鲜口语应该如何翻译,以及各领域术语的规范化翻译等问题,都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