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识资源网2013年6月4日讯:近日,市卫生局在全市18家医院再次开展了“医院开放日”活动,记者与局长、院长以普通患者的身份,挂号、等待、问诊,体验患者看病。不托熟人、不找关系,让医生看一次病、当一天病人。这样的做法并非噱头,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换位思考,找寻医疗服务中的不足:有的医院门诊空间狭小、到医院找停车位太难、医院厕所味道难闻、医院标牌不醒目、医务人员不会笑……这些感受也成为医院进一步改进服务的动力源。
5月31日,市卫生局就开放日体验活动举行了医德医风医技研讨会,各医院将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提升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努力实现惠民卫生和品质卫生的目标
候诊区空间狭小,太热
5月22日上午9时50分,在大连一家大医院,虽然已过挂号高峰,但一楼门诊大厅依然十分拥挤。在二楼东侧狭小的外科门诊等候区已坐满了患者,根据大屏幕显示结果,记者还要等上30人。 门诊走廊整洁有序,但是却有些不透气。记者发现,外科门诊诊室一边根本没有窗户,虽然才初夏,穿着短袖的门诊医生已经满头大汗了。不知是不是等的有点着急,患者各个直呼有些热。随着该院门诊量逐年增多,候诊空间狭小、病号多的问题越来越凸显。针对门诊楼闷热问题,院方表示,将会尽快和物业联系,提前开启空调冷风。
标识不合理医院像迷宫
5月29日,在另一家医院的一楼。记者找了几圈,也没找到取药窗口。“这医院楼好像迷宫,我来回走了几趟都没找到朋友住的病房。”近日,家住瓦房店的陈女士感叹道,她一大早就赶来医院看亲戚,可来回走了几趟也没找到,“我平时也不怎么往市内跑,医院一层楼好几个科室,自己走着走着就不知道路了。”记者在各医院调查发现,医院也挂了很多指示牌,但是很多牌子指示不明确。还有的医院标识有中英文对照,但同一医疗名词,各家医院英文翻译都不相同。
综合性大医院涉及的部门、设备繁多,有些部门、设备因为种种原因安置较为分散。对于普通就医者来说,对医院部门名称不熟悉,往往会造成来到医院后摸不着门的感觉,标识牌无疑是一种很好的信息识别载体。因此,各医院应站在患者角度,多增加一些贴墙式、路贴式标识,并注意摆放位置,能够详细地为患者导诊指路。对于中英文标识,建议市卫生局有关部门统一英文翻译。除了有中英文指示牌外,也可多采用国际通行的图形符号,方便人民生活,又能提升城市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