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识资源网2013年6月20日讯:昨日,“老成都”们就地名命名和标识标牌设置提意见:一是成都发展很快,一定要体现全域成都的理念,加强标准地名的宣传推广使用,尽可能杜绝工程名;二是地名命名要尊重历史,不要轻易更改;三是对现有标识标牌的错误要及时纠正,统一设置标准,增强指位功能;四是明确职责,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对此,成都市民政局副局长刘永昌表示,一个地名,涉及了一批人的生活和情感,更改地名会影响当地人的生活,并牵涉到户口、门牌号等问题。对于一些被吐槽的地名,民政局会大量收集意见,在讨论后决定是否变动。
“高棚西路的路牌中英文都错了”,“咋个这条路既是指挥街,又是烟袋巷呢?”……昨日下午,冒着让人汗流浃背的高温,成都市1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市民代表,行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为不规范的路名牌“挑刺”,并对成都的下一步路名命名、更名提出宝贵建议。
同一条路在几个路口写法不一致、英文翻译错误、路名重名现象不少……在代表们的仔细观察和走访下,不规范的路名牌层出不穷。成都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更改地名会影响当地人的生活,会大量收集意见,在讨论后决定是否变动。
“高棚西路”中英文都错
昨日下午1点过,12名“老成都”齐聚成都市九兴大道,站在“高棚西路”的指示牌下讨论着。
“给我们的单子上写的是‘高朋大道’,咋个指示牌上写的是‘高棚西路’呢?”成都市人大代表李庆提出疑问。
成都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处长王汇川证实,这个指示牌正确的写法应该是“高朋西路”。“不光是这个问题哦,从汉字到翻译,一错到底。”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翻译协会副秘书长王向东说,该指示牌的翻译“Gaopeng Road West”在英语语法上有误,正确翻译应该是“Gaopeng West Road”。
“名存实亡”的烟袋巷
下一站,是位于盐市口附近的烟袋巷。这条小街繁华热闹,但只有短短30来米,一脚油门踩下去,车就开到紧邻着的指挥街上了。奇怪的是,烟袋巷虽然有路牌,但建筑物的门牌号写的都是“指挥街”,遍寻都找不到一个“烟袋巷”的门牌。
“烟袋巷已经名存实亡了。”有“老成都”建议取消这条街,但他们中更多人希望保持原名。“一个街名,一段历史。保持街名,就是传承历史。”李庆认为,烟袋巷见证了成都发展变化的过程,非常有历史意义。
代表们此行也发现了一些不错的命名。例如东大街,为了保留老成都的记忆,从盐市口起止于一环路口这条长路被称作东大街,为了对不同路段加以区分,又命名了东大街芷泉段、上东大街等,既保留了历史文化,又明晰了道路所属位置。
一环路有3个“英文名”
“我建议,成都统一道路命名的标准,比如什么是街,什么是大道,什么是路,在划分上应当有个标准。”成都市政协委员张建新说。市民代表李向前的建议则是,“成都的历史文化应当好好保留,让来到成都的人都能在路名里读出成都的城市简史。”
王向东则总结了成都地名几大问题:一是有错别字;二是拼音、英文错误;三是方向指示错误;四是各个单位制作的路牌、指示牌的标准不统一。“其中英文翻译错误的问题最多见,”王向东举例,“我至少见一环路有3个不同版本的翻译。”
“成都现在在向国际化城市迈进,命名也该从全域成都的层面进行统筹考虑。”成都市政协委员王政建议,做一次普查,把没命名的道路及时命名,把重名的道路筛查出来进行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