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识资源网2014年4月12日讯:监狱标志标识既具有社会公共特征,更有着鲜明的政治法律属性,集中体现出执法管理的公正性、监禁惩戒的强制性和罪犯矫治的人文性。市监狱管理局将标志标识建设作为规范执法管理、优化改造环境的基础工程,2010年以来,经过三年多的持续推进,基本实现了全市各监狱标志标识的标准化规范化。
一、明确“环境、秩序、行为、启迪”的功能定位
过去,上海各监狱标志标识不仅品种不全,而且规格式样、设置区域和安装位置五花八门,有的监狱内部甚至没有标识标牌,这成为制约监狱规范化建设的明显障碍。为此,市监狱管理局明确,标志标识工作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发挥着“透过标志看监狱、通过标识看管理”的重要作用。监狱标志标识要服从服务监狱公正执法和罪犯教育改造,突出文化的教化引领作用,凸显创设庄重威严的环境、营造严肃规范的秩序、养成积极自觉的行为、激发悔悟向善的启迪等功能。同时,明确了监狱标志标识一整套设计理念。设置布局上,注重全面、统一、无遗漏,从地平面到墙立面、从行政区到监管区、从标志标牌到颜色线条等全覆盖;设置功能上,突出识别性、显著性、多样性,既从深、浅、灰等基础色调入手,又从线条、图案、轮廓等基本形状出发;实际需求上,既要满足警务管理的需要,又要满足教育改造的需求,呼应监狱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
二、建立“规范、统一、简洁、醒目”的标准
市监狱管理局从确立课题到专题调研,从专项研讨到制定标准,从试点先行到全面推开,扎实稳妥有序地促成了监狱标志标识整体设计方案和标准。一是集约力量攻坚。2009年底成立监狱标志标识课题组,由局综合管理处牵头,联合狱政管理、生活卫生、教育改造等部门,集约各方资源和优势,围绕摸情况、找需求、定责任、明时限等关键要素实施攻坚突破。二是调研找准需求。课题组通过跑业务处室找需求、上网络媒介查资料、搞专题座谈听意见,内部挖潜、调研走访,外部学习、主动借鉴,并多次深入基层单位排摸现状。还实地走访有关标志标识图标销售部门,察看有关标志标识图标,并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初步形成设置标准。三是明确设置要求。经过多次研讨,监狱标志标识设置思路逐步清晰——整体设置要求“规范、统一、简洁、醒目”,实践操作要“由表及里、先大后小、先上后下”,样板确立要“实地实景、图文并茂、简约规范”,并以南汇监狱为实景制作了直观的影像资料。四是出台统一标准。监狱标志标识设置既要执行国家标准,又要彰显上海监狱特色,在保持监狱基本格调的同时,设置区域要突出重点、追求简洁、注重规范。经过再三斟酌、反复酝酿,2010年2月正式出台《上海监狱标志标识建设标准(试行)》,2012年10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
三、彰显“规制、约束、警示、文化”的价值
(一)设置三大类别。一是监狱标志色。监狱大门、监舍门窗统一着黑色,围墙内外、罪犯活动区统一着深灰和灰白相间色系,黑色体现庄严、凝重和惩罚,灰色彰显理性、平和与文明,给人庄重威严的观感。民警办公区域则使用蓝白相间色系,并对不同区域做了明确区别与归属,易辨识、易记忆,给人理性平和的感受。二是禁止性、限制性和警告性标志。标志标识的警示、限制、警告作用无处不在。如监狱二大门人行通道和会见室入口处设置禁止携带违禁危险物品的警示牌,规范了出入监管区人员行为;监舍、罪犯习艺场所大门出入口设置红色警戒线,民警办公场所设置黄色报告线,鲜明的色彩反差,警示狱内各类人员在指定区域应遵循的行为准则;监舍大门一侧设置定置管理牌,责任民警和承包监组罪犯基本信息一目了然,且采用磁吸可拆卸装置应对人员变动和信息更新,并与罪犯“三连号、四固定”紧密衔接。三是开放的文化性标志。统一规范全局功能相同的360余处场所名称称谓,冠以中英文对照,明晰了标识区域的功能定位。此外,所有标志标识通过徽标和图形、色彩与线条、版面与布局的有机搭配,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促进了规矩意识和矫正文化的形成和体现。
(二)覆盖八大区域。分别为行政区大门、行政办公区域、监狱围墙周界、罪犯生活区域、罪犯劳动场所、罪犯学习区域、重点设施区、监狱配套功能区。经过为期三年的努力,形成八大区域内七个种类的标志标识,即名称标志、公共信息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安全标志、消防标志、安全生产标志、监狱特殊标志。目前,总计设置安装了4.5万块标志标牌,标志标识已实现了从大门到内部、从地面到楼宇、从围墙到岗楼、从罪犯区域到民警区域、从单体建筑到配套设施、从教育场所到劳动场所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