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标识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对于环境的贡献不仅仅起着引导的作用,它的造型是对环境的一种点缀,它的色彩对环境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这是标识的色彩在设计中必须重视的主要原因。
标识在色彩上独特的视觉魅力是通过多角度发挥作用的,人们对色彩的感觉是由审美的心理情感出发的,色彩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会给人们带来对标识的亲和力,会产生对环境的新的注意。
标识的色彩包含了色相、明度与纯度这些色彩学上最基本的概念,也包含着色彩心理学的最基本的实验结果,具有普遍的意义。对一个标识的色彩而言,既可以通过选择材料来体现,关联到材料所固有的色彩;也涉及到材料上可以赋予的色彩,所以,设计标识应该充分认识材料色彩在不同光源下的色彩反光与色彩变异。当然,也能够通过一些特殊的手段改变它。
在色相的选择上,既可以挑选与环境同类的色相,这样会使标识完全与周围的色彩融合在一起,同类色或近似色能体现出统一的色调,有一种素雅的美感;也可以在近似的色彩中寻求变化,呈现出对于视觉柔和舒适的追求。但这样处理会淹没标识的视觉强度,产生被弱化的实际效果。
而运用对比的色彩,可以让标识的色彩在对比中更加跳跃。在对比中,既可以在色相上选择对比色,也可以在明度上拉开距离。标识的色彩与环境相比总会在纯度上高一点,鲜艳一点,这是由于大环境与小环境的差异所造成的。大环境中的色调不仅会在明度上因光线的漫反射而显得弱,在色彩的纯度上也会因光线而变得相对低一些,这也正是为什么标识在环境中需要更强的色彩对比。比如在绿色的环境中用纯度较高的红色作标识的基色,在灰色调的环境中用纯度较高的橙色,在紫灰色调的环境中用纯度高的黄色等。
色彩调和的原理在标识设计中依然具有很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商业环境、园林环境和展示环境中,色彩通常具有非常有效的视觉冲击,无论是物理色或光产生的视觉效果,都能加强或减弱标识发挥其识别的功能。所以,利用色彩配置的合理性和对主题的有效配合,也成为标识设计应该研究的课题之一。对于色彩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色彩学的理论意义上,因为标识是依附于环境的,标识的色彩必然与环境的色彩构成一种互相的关系,它们之间会因相似而和谐,因对比而衬托,因互补而彰显。
城市标识设计中,不能把标识当作单独的形态来设计,在色彩的配置上,既要考虑标识本身,也要考虑标识与环境之间的色彩关系。例如,在不锈钢的材料上用何种色彩作文字?在玻璃的材质上如何做标志?铝材和钢板上怎么着色、喷字?只有考虑了标识与环境的色彩关系,才能够直接地控制最后的设计效果。
我们都知道色彩与照明的关系,当标识在室内或在夜间需要照明配合时,对于光色会对标识的色彩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光线会提高标识的明度,但会降低色彩的纯度,会扩大标识与环境色彩的对比度,所以,设计中的原有效果会有所改变。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对标识在光线下所呈现的特征有所了解,尤其是灯箱式的标识,夜间灯箱的光会使图像和文字模糊,标识能否保持原有的清晰度,视觉距离的变化究竟有多少,设计时不一定都能把握清楚。至于是运用前光源还是背光源、侧光源,光源控制在什么样的程度,对色彩都有影响,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才能积累经验。
本站所有文章严禁转摘,如需合作请联系本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