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标识标牌是城市或组织形象工程一部分,给公众以直接视觉印象。同时又常常以同样的语言文字形式出现在相关的互联网页上,造成了更大更广范围的传播。标识标牌涉及到许多社会、文化、专业技术和习惯的因素,要做到准确的翻译相当困难,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完整的工作程序和多方面的信息反馈,方能形成正确和谐的译文形式。目前,我国国内倡导双语甚至多语翻译标牌,在一定程度上实际上并未给外国人带来预计的方便。即使是在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中,很多标识标牌一眼看上去就有问题,但要准确达意,却要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这里,我们就相关的一些理念进行探讨,希望能对参与公共标识标牌制定、制作和翻译的有关人员有所裨益。
一、对应对等性理念
公共标识标牌是全球一体化的产物,所以大部分公共标识可以参照国际场所。如国际大都市交通标识、机场、码头、车站等场所已定型的常用标识。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尽可能地使用图案图形替代文字视觉传达,在国外的国际公共场所这种非言语的符号早已普及而且进入标准化1。如公共基础设施类的电话、电梯、卫生间、急救、货币兑换、计程车、餐饮、停车、禁止通行、伤残人便利设施等等都已完全图识化。我们的标识标牌完全可以不必进行文字翻译。即使使用文字也并不一定使用英美的语言规则,如城市的地铁系统在英国英语中通常称为underground,在美语中为subway,伦敦的地铁通常称作the Tube。欧洲其他国家的地铁则用metro。作为公共标识在国际都市一般都用Metro。
二、功能性理念
翻译标识标牌首先要弄清楚其功能和作用。大部分望文生义造成的错译都是因为没有搞清所译英语的真实含义。如有些场所的休息室( l o u n g e ) 被译为Rest Room或Drawing Room;洗衣房laundry)译为Washing room。都是由于没有顾及到英语译文的实际含义。这种情况下,如果查阅一下所译英语在英文词典中的释义,就会发现存在的误差。收发室和值班室都是中国特色的办公室,有些大学校园的收发室被译为dispatch office ; 值班室On - duty office或Concierge,这就显然是没有考虑到汉语标牌的实际职能。在国外一般没有类似对应的办公室,但在很多组织机构还是有提供邮递服务和接待来访的工作人员和部门。所以按照功能,收发室应译成mail service或mail;值班室应译为reception或receptionist,更为合适。中国的组织机构大都有负责主要行政工作的综合办公室,如厅/局办公室、校/院长办公室、厂长办公室、总经理办公室等等,如果简单地译成office,虽然没错,但没有反映出其实际的工作范围和职能,不如直接用一个词administration简明达意,或者使用head office或main office,表明这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行政办公室。
三、社会观念性理念
公共标识标牌是体现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和经营策略原则的一个重要方式。这也是标识标牌翻译要注意的依据和基础。如在我国各高校,教务处的英文译名分别有:Academic Affairs Office,Department of Teaching Affairs, Dean’s Office, Teaching Administration等,这就体现了各校(至少是翻译人员)对教务部门的认识和理念。但有些观念明显是赶时髦。如总务后勤处大部为logisticsdepartment。而logistics(物流)实际上指对人力和物质的贮存和调配。在我国实际上只限于对物质的分流。标牌翻译应考虑到目的语言的社会理念。如国外的高校和医院教授和医生大都有自己专门的办公室。而我国许多高校和医院的公共办公室常常标出 “doctor’s office”或 “teacher’s office”,经常又是空无一人,很容易让人疑惑。国内不论什么单位在机构设置上一般都要朝政府行政体制看齐,讲究机构等级制度,专门设置学院、系部、处、科室等,甚至院校附属机构也要规定个相应的行政级别,以便任免干部。这种理念多多少少也强加在英文标牌的社会理念上,如:college/school,department/division/section,office等。但在英美大学,强调的是大学独立于政府和社会的理念,部门设立完全是工作职能所限,大都没有等级隶属关系。
四、文化性理念
文化性原则包括对不同文化中相似、相异或缺失观念的理解,也包括社会中不同的习惯和常识性概念。目前,在公共场合出现的英语标识标牌忽视语言文化特征主要呈现四类问题:1)望文生义。如:相当一些公共厕所标识为“男性Male,女性Female”,这不光违背了英美国家的文化习惯,也与我们自己的习惯用语不符。还有菜名“童子鸡Young Chicken without Sex”,“宫堡鸡”则被翻译成“政府虐待鸡”(Government abusechicken);而“生鱼块”成了“砍那陌生的鱼”(Chop the strange fish)。2)不符合表达习惯。如:“游客止步”翻译成“No Visitors”,不能算不够达意,但英语没有这样的表达习惯,不如用“Staff Only”或“No Admittance”更好。3)不符合表达规律。如国内许多知名高校的网页上“留学生”标题,都被翻译成了“Foreign Students”3,实际上“International Students”更符合表达规律。4)混淆文化差异。如我国高校中的辅导员办公室常被译为Student Counselor,虽然两者工作中有相同的内容,但毕竟是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工作,而且在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院校也并未建立辅导员或counselor制度。所以,可以不标志英文,因为工作对象不是外国人。
五、专业规范性理念
许多公共标识标牌的翻译也涉及到一些生僻领域的专业翻译,例如医院医疗部门的翻译、金融银行各部门的翻译。这些专业类的翻译非一般的英语翻译专业工作者能胜任,同时有些也涉及到国家或行业规范和技术监督标准等问题。有些专有名称虽然算是常见的公共讯息,但未参考专业性的表述,也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如:医院的急诊室在国内一些医院被译为Emergency Treatment Room,实际上急诊在英国常标志为A&E(Accident and Emergency)或Casualty(Casualty Department),美国医院则是ER (Emergency Room)。在高校和科研部门的实验室标牌也经常可以发现一些显然不懂专业性的英语表述。如在某高校外语系的语言实验室,标牌被译为language,准确的表达是language laboratory。显然,译者可能以为语言怎么能实验呢,孰不知这是特别用于听说法语言教学的专用设施。每个学习者往往有一个与中心控制台相连的独立隔间,中心控制台可以接受并录制学生的语音,对学生重放录音并提供其它语音模型。还有电子系的生产工艺实验室被译为Production craft(应为Processing Technology Lab),机械系的制图室并译为Mechanism Design(应为Drafting Room),都是不符合专业规范表述的反映。
规范性的原则甚至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外语系的翻译教学中也未得到体现,有些翻译专业教师对汉语罗马字母拼写规范都不以为然。1988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公布施行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在相当一部分专业翻译人员中都无人知晓,更谈不上遵守标准了。这一文件被国家技术监督局作为(国家标准) GB/T16159-1996于1996年1月22日批准、发布,于1996年7月1日实施。从公共设施角度来看,公共标识标牌实际上也是技术监督标准化的范畴。假如公共行政部门履行这部分职能,目前国内各地的英文标识就不会有那么多“漏洞”。国内在专业译名的标准方面已经有许多可以参考的规定,特别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各学科的名词以及专业机构发布的序词表,应该在翻译教学界得到更好的宣传和普及。
六、和谐性理念
错误英文公共标识标牌不仅影响城市或组织的国际形象,而且也会对某类人或某些人造成心理伤害,是不和谐语言(offensive language)。外国人看到蹩脚的英文,一种感觉是不太懂,英语提示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另一种感觉是看懂了,但觉得可笑,同时也感到竖立标牌的国家缺乏必要的英语教育,对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水平产生质疑。比如,北京国际机场的紧急出口上曾经标有“平时禁止入内”的牌子,对照英文却写成“No entry on peacetime”(和平时期禁止入内)。北京中华民族园是介绍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公园,牌子上的英文曾经被写成“Racist Park”(种族主义公园)。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的公德和公共秩序比任何标识都具有提示作用,人的友好比任何标牌都具有指示功能。所以,常见公共双语标识不是语言翻译的准确性问题,而是国际社会理念的普及教育和非言语视觉传播的对应性问题。如禁止喧哗NoNoising,请勿随地吐痰No Spitting虽然是国内常见的公共标识,但实际上只是地域性的观念。如果公众知晓在公众场合的基本礼仪不应该影响到他人,还需要这样的提示吗?如果大众健康水平高、空气环境优良,随地吐痰就不会成为社会不文明的一个痼疾。从根本上来说,社会舆论及翻译界更应该着眼于大环境和人们公共意识的改善,而并非一定要强加给标识标牌某种其他文字的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