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识系统,英文为SIGNAGE SYSTEM,指在空间中能明确表示内容、位置、方向、原则等功能的,以文字、图形、符号的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的设置。之所以称之为系统,是因为其间的各部分有着合理而密不可分的联系,少了任何一个环节,标识系统都会不完整,会产生断档。而促成标识系统有机联系的是被称之为空间导引的一个系统,即通常所说的导向系统,英文为WAYFINDING SYSTEM,指在空间中通过层层相扣的视觉文字、图形、符号,将人与目的地通过合理的路径规划进行有机连接的系统。
在许多没有深入了解标识系统的人们看来,标识系统就是一些风格统一的标识牌,更多的重心可能会放在标识牌的样式上,而往往忽略了背后将这些可见的标识牌进行系统化、合理化的分布与排列,形成一个层层相扣、相互关联的有机体的是空间导引系统,这是标识系统的核心所在。空间导引系统的设计与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人们利用标识系统寻找目的地的难易程度。
合理的空间导引系统规划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需要通过对所在空间(即环境景观、建筑、室内、道路动线等等)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人及人的行为的分析,获得一系列的数据,作为空间导引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依据。(如图1、图2)
合理的空间导引系统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内容需要研究:空间导引标识的合理化布局;空间导引标识内容的合理化设计。
1 空间导引标识的合理化布局
1 . 1 空间导引标识的位置布局原则
主路—— 主路,提供一级导引标识,指明主要方位及主要区域。
主路——支路,提供一级导引标识。
支路—— 支路,提供二级导引标识,满足支路行人需求。
支路——小路,提供二级导引标识。
小路——小路,提供三级导引标识及区域功能标识(名称标识),设置点位应考虑对行人的阻挡。
单向长距离道路,每400m(普通行人5分钟行走的距离)重复标识,加强行人对信息的记忆。
1 . 2 标识位置与道路的关系
(1)行道设施较少的情况下,标识应设置在人行道靠近主道的交接处,但与主道交接处的边缘应大于2.5m。
(2)行道设施较多的情况下,标识应设置在人行道靠近墙体的交接处。
(3)无人行道的情况下,标识应设置在行人通过区和墙体的交接处。
1 . 3 标识承载关系( 设置原则)
(1)设置板式导向牌时须退让路口30m,单杆式导向牌须退让路口20m,应设置在设施带内,行道树坑间。
(2)盲道与盲道两侧各0.25m的人行道空间内不应设置导向标识牌。
(3)板式导向牌的外轮廓距路缘石外沿的最小距离为0.25m,标识的支撑杆距路缘石外沿的最小距离为0.95m。
(4)设施周边应留出合理的使用空间,以满足视距要求和通透性要求,不应遮挡通行视线。
(5)不应破坏绿化景观,不应压占设施带内绿化树池,不应压占市政管线检查井,并留出管线检查的空间等。在既定的规划原则基础上,最终导向标识位置的确定还需根据周密的现场调查,退避已有的道路和公共设施,避免对行人、车辆的干扰。
2 空间导引标识内容的合理化设计
2 . 1 空间导引标识内容设计原则
2. 1. 1 易读性
空间导引标识内容设计应基于人的认知心理和习惯,采用易于路人视觉辨识和理解文字和图案。标识应易于发现,且颜色醒目,版面清晰简洁,内容与底色反差强。
2. 1. 2 易懂性
在易读的前提下,标识要易于路人在很短时间内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及时找到所需信息。因此在文字、图案选择和指示方式上,都要易于理解。
2. 1. 3 全面性
信息选取应站在整体大空间的高度,根据道路重要性、节点重要性以及重要区域等进行信息选取。信息范围不能只作用于一点,应提供前方一个或多个区域信息。
2. 1. 4 层次性
由于路人往往通过空间导引标识的时间较短,能够视认的信息量有限,因此标识的信息不可能表示的很全面,必须重点突 出,层次分明,兼顾近点与远点信息,主要与辅助信息。
2. 1. 5 统一性
空间导引标识内容要协调一致,不能互相矛盾或重复。主要表现在:版面形式统一、排版方式统一、信息选取原则统一等。路人在熟悉这种统一性之后,能缩短认读和理解时间。
2 . 2 空间导引标识字体的设定
空间导引标识图形符号、字体大小及各部分的比例是判断标识可识别性的重要因素。1995年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制定了标识“有效设计”的标准,标识字体大小的设定必须优先考虑阅读的距离、使用者的移动速度及移动方式等因素,文字高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使用者与标识间的距离,以及该行文字在整个标识内容中的比例。根据使用者移动方式的不同,将标识信息种类分为步行者用、车辆用、步车共用三类(图3)。
根据日本的相关研究资料,步行者用标识必须保证行人在4m~5m内清晰阅读,可将眼高约1.5m作为视觉高度标准,中文字高20mm以上,可包含较丰富的信息内容;车辆用标识需要在快速移动的远距离环境下(至少40m的距离范围外)也具备良好的识别性,一般高度设置在5m以上,中文字高400mm以上,高大明确,且信息量少;步车共用标识,满足可以在移动中观看、无需下车细看的要求,在20m距离左右可识别,一般高度设置在3m左右,中文字高80mm以上。
标识字体大小对于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提供给使用者优先信息,并建立信息层次的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空间导引系统设计中考虑到有视力障碍的人群,可将标识字体设计为普通标识的1.5倍,使其表示信息内容更加醒目、易读。
2 . 3 空间导引标识信息的编排
每一个空间中标识传达的信息都是独立的,标识的文字编排都要和标识的信息功能保持一致。标识中的文字编排,要基于不同空间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及行为路线的顺序,考虑信息传达的顺序。
空间导向标识信息多以箭头符号、图形标识和文字标识组合的形式呈现在标识载体上。箭头符号和文字标识分别于图形标识相邻,标识中的文字编排,多采用从左到右排列,以保证快速、舒适的阅读。如上海世博会标识系统的文字,采用多语言并置的标识形式,以适应国际化和通用性的需求。原则上使用中文、英文两种语言,排列顺序依次为:中文、英文。必要时使用四种语言,排列顺序依次为:中文、英文、日文、韩文,示例如下:中国馆中文 CHINESE PAVILION 英文中国ホ_ ル日文 韩文在《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中,将图形标识的尺寸大小定义为“a”“, a”是用作其它文字的比例、符号边界与标识面板的间距的基础测量单位。
图形标识、箭头符号、文字标识可以按比例缩放以适应标准规定的比例。例如文字标识位于图形标识的左侧或右侧,文字单行或双行横向排列的高度(含行间距)不应大于图形标识尺寸(a)的0.6倍,文字为三行或三行以上时,文字的总高度不应大于图形标识尺寸(a)。空间导引标识比例的标准规范不仅可以提升标识对于使用者的可读性、清晰性以及有效性,而且可以让设计师以此确定标识最终的版面及信息传递效果。